梁于阳觉得:「即便你被告知收到的货物经过严格的低温运输,但没有人知道它在运输过程中是否存在监控盲点。如果有一款产品,能够让患者了解到疫苗从出厂到注射前的温度控制情况,甚至是显示具体每个时间的温度曲线,也许就不会再出现类似的问题。」 所以,梁于阳和秒秒测推出的这款应用在冷链物流上的温度检测产品,开奖,想要消除的是消费者或者物流 to B 客户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甚至能够关系到冷链物流和相关行业的行业标准的建立。 「用消费级的方式,做工业级的产品」 目前,包括联邦快递、顺丰快递等物流公司已经提出了冷链物流的解决方案。其中联邦快递的冷链中心,可以保证货物及时在通关受阻碍或者天气导致的意外延误中,仍然可以控制温度并检测二氧化碳含量、温度和湿度等指标。而不少物流公司检测的方法,则一般是通过工作人员人工测量后纸面记录,或者是集合物联网温度传感技术、FRID 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等结合,记录被运送的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温度变化。 但是这些方式或多或少的都存在痛点:人工记录显然不能满足「实时监控」温度的技术要求,而传统的工业方式打造成本极高,特别是在面向目前正在快速发展的、to C 领域的生鲜产品运输时,这些温度检测结果无法更加直观的展现在消费者面前。 在梁于阳看来,秒秒测能够给这个行业带来的显著变化之一,就是用极低的价格切入,最大限度上降低成本。「它必须做到足够便宜,才有可能大规模应用于市场并且带来规模效应。」 秒秒测团队已经对原先运用于婴幼儿医疗市场的智能温度计做出了一个新的变种:秒秒测 IoT 无线电子温度标签,用于冷链运输。它依然是一枚比硬币大不了多少、几乎让人感受不到重量的小硬件,当他被贴在货物表面,或者是与货物封存在一起,检测者拿出手机靠近时,它就会通过蓝牙把温度变化曲线,以及每五分钟记录的数据显示在智能手机端 app 上,并传送到云端。目前梁于阳为这款改良后的产品单价定价为 49 元人民币,这是极端震撼的价格。 对于这个相当于同类解决方案十分之一的定价方案,也许会成为秒秒测在竞争中取胜的关键门槛。在梁于阳的想象中,49 元人民币的定价和目前的产品形态只是一个开始,再往后,这款产品理想状态也许会变得更加迷你,「它有可能最终会变得像一片口香糖一样薄,而且会更加便宜,甚至能做到一次性使用。」 这显然是梁于阳对于未来的美好愿景。现在对于秒秒测这种智能硬件产品来说,打造超低价格的第一个关键点就在于供应链管理是否高效合理。而梁于阳对此的信心来源于团队本身以及团队外部资源的整合能力。秒秒测团队主要成员和梁于阳一样,都曾供职于诺基亚的产品创新团队,对硬件产品的研发和供应链有不少经验,同时梁于阳认为,秒秒测投资方也能为其提供相关的帮助。 梁于阳和秒秒测的方法论似乎是「用消费级产品的生产方式去打造一个工业级产品」。在着手研发应用于冷链物流的产品之后,秒秒测已经接到了几笔重要订单,其中包括伦敦最大的食品运输公司 JJ Food Service,以及国内某个医疗机构的血液器官运输公司。就在最近,这个团队甚至还被被某地政府部门邀请进入了医疗物品运输标准讨论小组。 可以想象的是,如果秒秒测的这款无线电子温度标签真的应用足够广泛,甚至影响到冷链物流管理的行业标准,那么它将拥有不小的商业想象力。但更关键的问题是,无线电子温度标签这个产品带来的物流成本该由哪一方承担?按照在国外市场小规模的试验结果来看,冷链物流承运方对这款产品的付费意愿已经很高。梁于阳觉得,在和国外相比更加分散的国内冷链物流市场里,atv,秒秒测也能找到愿意付费的买家。「如果某一家物流公司开始通过启用秒秒测的无线电子温度标签实现了「真正的端到端的温度档案记录」,从而提升自身的行业竞争力,那剩下的几家有什么理由再拒绝我们的产品呢?」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