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凌晨谷歌的硬件发布会,在谷歌的大肆声张以及媒体们的推波助澜之下,硬生生从产品发布会变成了对谷歌甚至整个科技圈大方向的研讨会——什么谷歌要成为第二个苹果,什么软硬件结合才有未来,开奖,什么谷歌出手安卓要完,甚至人工智能即将接管人类工作什么的…… 姑且不论仍处于水深火热的工作日之中的西方国家,我们多少也还是在放假的啊,放假期间还是该用带点节日和消费者气息的眼光看看这事。 问题很简单,为什么我会想要入手一部新发布的谷歌Pixel手机,尽管在中文语境内这些人工智能的新特性并没有什么用处? 换句话,该怎样认识Pixel,以及Pixel代表的安卓阵营?就像今天上午,正在愉快地放着假的普通酱,看到某科技媒体记者发自前方的报道,直播,称Pixel手机性能不错,没有卡顿……看配置表和拿原生安卓早就解决了的问题出来说话,报道上倒是没出偏差,但总让我感到一阵恶寒。 “安卓”不等于Android 国内安卓手机发展的一个分水岭,是国内手机上开始大面积预装应用市场,大致是在2012年,小米手机1代上市铺货可能是这个时间点的代表。 在这个时间节点之前,是Wifi尚未普及、3G还没推广、套餐流量仅有数十至百余兆、所有App几乎都需要用电脑安装的混沌时期。这期间,早期的安卓手机以外来品牌HTC、Moto等为主,水货手机完成了安卓核心用户的启蒙,也成就了豌豆荚和91手机助手等早期工具。这一个时期内,安卓的用户体验的确明显弱于苹果,但中国市场上的安卓手机,还是与国外一样的“原味”设定,繁杂的本地化(刷机)过程,让一部分用户因此留下了对安卓的心理阴影。 而在这个时间节点之后,国内的手机环境逐渐变成了独立于Android之外的“安卓”,有了不同于原生安卓的设计、账户体系以及最重要的——不同于原生安卓的口碑。就好像前面说的,现在还在拿安卓卡顿说话,一定是没好好用过最近几年的安卓机。 在这之后,国内的手机厂商们为了用户体验逐渐包揽了越来越多的事情,而海外的手机厂商,则把越来越多的事情交回给谷歌——这在2014年的Android 5.0 “Lolipop”之后变得更加明显:账户和应用商店体系,谷歌已经做得足够好,并且变得不可替代;界面设计,Material Design也足够出色并且效率够高,谷歌的外向特质使得有价值的功能可以被小版本更新快速加入,等等。 于是我们看到了像LG、索尼甚至中兴(海外机型)等,都是将原版安卓改改就上;最大的安卓手机厂商三星,独有的Touch Wiz界面也在逐渐向谷歌原版设计靠拢。这是谷歌软硬件一手抓的市场基础,因为软件已经足够出色,这缩小了硬件厂商之间的差异。 当然,仅限国外市场。 效率,效率,效率 Android 5.0 “Lolipop”是另一个坎。Material Design是一个成型的设计语言,也是让我沉迷安卓完全拒绝叛门换用苹果的最终原因。一个最简单的表现,就是分清楚不同信息的重要性。 比如全部统一成白色的顶部状态栏图标,并且相对先前版本,状态栏有所缩小——因为你不需要时刻关注状态栏里每一个图标的详细状态。而统一成白色的逻辑,是状态栏在大多数时候是一个“沉浸”的状态,与首页或者App保持同步,而App的顶栏颜色,被规定禁止使用白色,以保证白色状态栏的观察。这就是对主要信息(App)和次要信息(状态栏)的理想处理。 这在最新的Android N中得到了进一步的体现。因为我早已在Nexus 5x上体验了Android 7.0 Nougat,新修改的通知栏给我留下了异常深刻的印象,在大量推送通知中筛选信息相当方便,这是让我对新Pixel感兴趣的重要原因之一。 需要值得注意的是,谷歌的新Pixel不同于Nexus,它并没有像原先Nexus一样仅仅作为一个“原味安卓”的标杆,而是掺了一些私货的——一个不同于原版安卓的启动器。在这个启动器中,谷歌搜索、应用抽屉以及Google Now都被隐藏在了滑动与触控的交互中。这些私货是对首屏操作和展示效率的进一步提升。 能用常用交互解决的问题就不要单独放一个按键了,省着空间留给你想展示的信息——桌面小部件看看邮件,贴个便签或者时钟插件,甚至主屏幕彻底空着方便舔屏,多好呢? 安卓的典型桌面,适合放置各种喜爱的图片。注意左边白色Pixel极出色的屏幕黑边控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