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在手机屏幕前的每一个人都知道,这场直播不仅仅是一个人观看,而是数百万人乃至数千万人同时观看,这种围观能够造就出参与感,正如瑞士心理学家,分析心理学创始人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说的一样,群体在一起做一件事情时,会“反射”和“强化”参与者的集体无意识。 如果把这种集体无意识说的更浅显直白一些,那就是参与感。参与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社会心态,直播恰恰是满足了这种社会心态。TFBOYS的粉丝们本来就是一群渴望参与感的人,他们希望能够参与进偶像的生活之中。这次一直播上,王俊凯的粉丝们在直播屏幕面前感受到有很多和他们一样的人在围观偶像,这种围观效应让屏幕面前的粉丝都找到了参与感,也正是如此,能够强化群体性的集体刷屏。 其实不仅仅是参与感,还有临场感。挪威电视台曾经进行过一场直播,在一辆火车上装了4个摄像头,直播乘客和外面的风景。这样一个直播,居然引来了整个挪威百分之二十的人在观看,这其中甚至有19万人是从头看到尾。 张泉灵曾对此解释说,其实它击中了非常重要的一种感觉——临场感,也就是说,即使我不在现场,也有一种在现场的刚觉。火车行进的路线跟居民形成了互动,因此火车到达一个小镇之后,小镇居民会欢呼。这恰恰是满足了用户参与感和临场感的心态。我们时常也会注意到,电视台采访的时候,总会有路人跑出来抢镜。这是因为当你知道几百万人的目光集中在摄像头前的时候,那种难以言表的刺激会让人情绪激动,而这种情绪又促使他们传播给周围更多的人,从而引起了全民的狂欢。 这恰恰就是连接社会场景,引发集体狂欢的具体体现,只不过这一次换成了一直播、换成了王俊凯的生日会。这种连接社会场景的心态在过去的微博上同样体现的淋漓尽至。大家喜欢微博恰恰正是因为可以看各种各样的新事物,参与到公共事件中,发表自己的见解,上直播产品去看他人直播,恰恰正是这种心态的一种延续。所以说,在人性层面上,很多东西是永久不变的,连接社会场景,构建集体围观,其实就是一种调动人性的重要举措。 直播连接了媒介场景,实现了流量的再分配 除了连接个人场景和社会场景之外,直播真正最可怕的点在于连接了媒介场景,实现了流量的再分配。流量再分配的规律能解释,为什么王俊凯这两个直播中,生日会的大直播可以拥有6000万的累计观看数,10分钟的那个小直播也能达到2000万以上的累积观看数,超过《爸爸去哪儿》、《中国好声音》这样的王牌综艺节目在刚刚诞生时的成绩。 流量再分配其实可以分成两个点来叙述,一是前置热点,而是扩散热点。 所谓前置热点,指的正是不同于传统媒体热点滞后,像一些节目需要一两周的时间进行录制剪辑,而当节目播出时往往已经过去更长的时间。观众从播出的节目中接收到信息往往都是1个月之前已经形成的话题。传统模式对信息的传播会延时滞后,但直播却能实时互动,直接创造热点,更在一定程度上将热点进行发酵,吸收更多的流量。 而扩散热点,指的是观众对热点的围观分享,能够为事件本身提供传播并满足观众社交需求。简单来说就是,直播能够带动观众的好奇与互动,而观众在互动的同时,又能及时将这种兴奋感通过弹幕及时评论分享给他人,从而引发滚雪球式的传播效应。 我们可以对比王俊凯直播秀如果用传统的电视节目和现在的直播形式来展开,它的传播路径将是怎样的: 过去在电视节目、网络节目上,大家只能坐在电视机面前去看王俊凯本人,看完节目才会去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上参与讨论,但是现在直播让信息消费周期缩短,降低了需求成本和交易成本,直播在消费过程中获取的信息可以和已有信息产生撞击。前者更多是线性的报道,先是电视媒体,再是网络媒体,再是社交媒体讨论,但是直播等于是这等于是把流量重新分配了,把三个媒体结合在一起同时展开信息传播和信息讨论,这种媒介环境不再是线性的传播,而是“核聚变”的指数级传播。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