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互联网产品,还是生活中的规则,我们看一项规则的改变,就得去琢磨背后的逻辑,往往包含着规则制定者的意图: 1、它为什么要出这样的举动; 2、它希望受众完成什么样的动作行为。 首先来看这个收费规则的具体范围:支付宝余额→自己/他人银行卡。这是一个钱从支付宝流出到银行的过程,从最基础的表象意思来简单理解,支付宝不希望把钱从支付宝转回到银行卡,而是希望把钱留在支付宝内。至于原因呢,马云爸爸说银行的通道费成本太高cover不住,对于即将启动上市的蚂蚁金服来说,成本和利润率的确会是一方面的考虑,但白崎却认为这不仅仅是一项成本控制。 站在2016年的今天来看支付宝,绝对不能仅仅看到作为第三方支付的支付宝,更要注意到的是作为蚂蚁金服旗舰产品的支付宝。毕竟,这是一家金融服务公司,而不是一家电子支付公司。 首先为什么支付宝敢收费? 因为宣布收取手续费的微信支付并没有因为此项规定损失市场份额,反而促进了微信支付生态内的信用卡还款、理财通等盈利性业务的增长。这给了支付宝很大的动力,和尚摸得,我摸不得? 历史总是相似的,今天的这个收费规则不禁让人开始回想支付宝是怎样成为国民产品的。 支付宝作为第三方支付工具的兴起,一方面是为阿里系电商提供交易担保服务,另外一个重要方面则是转账免费这个点充分解决了用户痛点。在2015年底之前,银行的转账手续费让很多用户苦不堪言,所以支付宝抓住了时机顺势而上俘获了数亿用户。 而在2016年年初,国有五大行取消转账手续费,打响银行对第三方支付的反击战,但是这并没有什么卵用。支付宝转账免费的印象已经深入人心,相信很多非金融行业从业者的用户在看到这篇文章之前,并不知道五大行取消了手续费。 想想竟然有些可笑,原本收高额手续费的银行现在取消了收费,而一直习惯免费的支付宝却开始收费了。而作为用户的我们,却回不去了。 在支付宝9.0发布的时候,白崎写过一篇文章叫作「一篇文章读懂支付宝9.0改版背后的产品逻辑和战略布局」,里面提到过这样一个观点: 支付宝要做的是什么呢?取代银行! 当时白崎以股票举例,现在A股股民在券商开户炒股,按照监管层的规定钱依然是在银行里第三方托管的,atv,这和国外有很大的不一样,atv,炒美股港股的股民都知道钱是放在券商账户里的。 去年A股行情好的时候,明显能感觉到支付宝意图在证券领域做一些尝试动作,当然随着行情急剧回落这个动作最终也没有推出,但能感觉到支付宝内部对于资金流向的灵敏嗅觉。在上一篇文章里,白崎提到过这样一个假设: 以后炒股的钱不在银行托管了,全部放在支付宝里呢?由支付宝来托管?股市行情好的时候去炒股,行情不好的时候回来继续买理财,这样资金流动全部在支付宝里。 这个假设鉴于目前国内证监会的监管政策无法落地,但是未来某一天,会不会成为现实呢?毕竟,支付宝目前才12岁而已。 支付宝和银行,一直是一种相爱相杀的关系 在支付宝与银行之间经过的每一笔资金流动,银行都会收取通道费,这个费用此前一直由支付宝承担。而支付宝,一直都有取代银行的野心。银行也一直忌惮第三方支付的力量,好在有银监会这个大法王的存在,始终不给支付宝名分。 银行业在季末、年中、年末都有一个奇葩的怪现状,叫全员『揽储』,甚至有一种戏虐的说法叫「一人进银行,全家跟着忙」。基本上只要在银行上班的人都会被分配一定的指标额,这时候就得发动全家亲戚朋友以及各种社会资源来完成揽储指标,这是关乎奖金多少的任务。 银行的揽储方式千奇百怪,说出来或许让人觉得好笑,但这的确是传统金融行业的套路。为了揽储,给大爷大妈送油送米,捆绑运营商送手机,推出高收益理财产品吸引其他行的资金,甚至后来被银监会叫停过的存款加息,无所不用其极。 说到这儿或许你会以为我讲偏了主题,其实并没有。因为今天的支付宝,也是在做「揽储」这件事,只是对于一个互联网产品来说,揽储的方式更加高明。 首先用转账免费这个功能点打开支付通道的入口,并覆盖所有能覆盖到的生活消费场景形成资金通道; 再次打造余额宝、招财宝、基金等理财场景,以高收益、低成本、简单便捷的特点吸引用户资金进入支付宝生态圈; 最后,关门,想出去?摊手收钱。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