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运营商降价成为全社会最关注的问题,但大众的呼吁却一直运营商所无视。 一直到去年5月份,在政府的干涉下,运营商才纷纷表态把提速降价提上议程,并宣布了相关的措施。然而一年过去了,在大众一直准备享受提速降价带来的福利时,却愕然发现并没有明显感受到!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用户抱怨提速降费力度不明显?中间又发生了什么? 人均2块6!用户抱怨提速降费感受不明显去年5月15日,三大运营商公布提速降费方案。时值现在,已经一年时间。对此,三大运营商均表示超额完成提速降费预定目标。 中移动表示,降费方面,其2015年公布的八项降费举措已经全部上线并进行推广,覆盖客户群达1.23亿户。2015年全年手机上网资费较2014年下降43%,超额完成工信部要求的全年资费下降30%的目标。 中国电信表示,2015年,其流量平均资费较上年下降31%,降至0.082元/MB,提前完成年度下降30%的目标;有线宽带的单位带宽价格下降58.8%,由4.9元/Mbps下降至2.02元/Mbps,超额完成年度下降35%的目标。 今年3月份,中国联通董事长王晓初表示,其固网宽带平均单价下降了50.6%,移动数据流量综合单价下降了27%,超额完成预期目标。 一眼看去,价格都是三分之一,乃至一半的降幅。这样的降幅,如果按照用户所想的,应该最终的消费价格也应该降这么多。 但事实却并非如此。工信部表示,“提速降费”实施以来,三大运营商让利逾400亿元,平均每个用户每月省2块6。 2块6这样小的价格,与运营商“歇斯底里”的降价幅度形成明显对比。用户抱怨提速降费感受不明显自然是正常的,因为钱包里的钱并没有少花。 4G下流量跑得更快?时代在变计量方式却原地踏步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感受,与运营商一直保持老套的计量方式有关。 此前在2G时代,用户使用移动网络多以文字网页为主。开一个网页正常消耗的流量约在20~25KB一秒钟,但消耗的时间却长一些,也大概在4~5秒左右,按这样算,用2G开一个网页大概需要100KB左右。虽然速度较慢,但流量消耗缺少。当年流行的中国移动动感地带套餐100MB的流量,很多用户都完全用不完。 但在4G时代,很多网页都变得非常“重”。早就摆脱了纯粹的文字页面,而是结合了文字、图片、视频、GIF图等多种元素。原本打开一个网页需要100KB,现在却达到数MB,需要的流量增加了数十倍。 然而相同价格下,流量却没有呈数十倍的增长,1000MB流量几乎都算当下的大容量套餐了。再加上此前2G时代未曾出现的微信、直播、手游等重度应用,流量的耗费就更高了。停滞不前的容量套餐,已经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 如果按照2G时代的流量使用情况,现在用户起码需要数GB乃至数十GB的流量。可惜的是,4G时代下,需要的流量更多,虽然速度的确有着质的飞跃,但运营商的计量方式却原地踏步。依然都是以MB为计量单位,但已经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 因此,就算运营商再怎么喊着提速降费,其实都是在一个圈子中没有跳出来。 症结在提速降费政策与用户消费不匹配用户抱怨提速降费感受不明显,与运营商的利润降低形成明显对比,双方都有各自充分的理由。 究其原因,症结就在于运营商所谓的提速降费政策与用户当下的消费习惯并不匹配。运营商是在原有的套餐等基础上去进行提速降费,但其实用户的消费习惯已经明显升级。巨大的差异,最终让双方出现分歧。 其实,要想解决这个症结,运营商就不能简单粗暴地只针对价格等进行“一刀切”。而是要在充分考虑用户消费习惯下,有针对性地推出相关举措,未必降价就是唯一解决之道。要是在不降价的基础上,给予用户更多元化的选择,或者更多的流量等,用户肯定能够感受到运营商的诚意。 话说,当年吹得天花乱坠的携号转网,现在咋就突然没下文了呢?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