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台开奖现场直播 j2开奖直播报码现场
当前位置: 新闻频道 > IT新闻 >

【j2开奖】作品入围文学奖,机器人作家浮出水面

时间:2016-04-02 16:48来源:本港台现场报码 作者:j2开奖直播 点击:
【j2开奖】作品入围文学奖,机器人作家浮出水面,2015年茅盾文学奖作品,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诺贝尔文学奖作品名单

图片说明:“机器人写手”创作的虚拟场景。

 
 

作品入围文学奖,机器人作家浮出水面

 
 
 

  图片说明:“机器人写手”创作的虚拟场景。

  本报特约记者萨苏本报驻日本、德国、英国特约记者孙秀萍青木纪双城

  随着阿尔法狗战胜韩国围棋天才李世石,关于机器人会不会超越人类甚至形成威胁的讨论又多了起来。无独有偶,在刚刚落幕的日本星新一文学奖上,4部由机器人撰写的小说成功入围。这在日本文学界和科技界尚属首次,其开拓性意义不言而喻。“机器人会不会抢走人类作家的饭碗?”尽管这一说法目前听起来仍像伪命题,但不可否认,机器人正在越来越多地参与文字创作。也许在未来某一天,东瀛机器人作家将与村上春树并肩竞逐诺贝尔文学奖。

  4部机器人小说参奖“本港台直播的任务是端起枪,和恐怖分子交战。本港台直播得一直战斗到能量耗尽为止……旁边这些一起打仗的家伙状态不错。开奖直播们和本港台直播属于同一型号,其中一个跟本港台直播聊起来——"嗨,今天又杀掉不少敌人""本港台直播根本不稀罕数,敌人里有很多只是机器人呢""不好,战况出现变化。你,冲出去诱敌""为什么是本港台直播?!""本港台直播们是按照三胞胎设计的啊,如果本港台直播冲锋时死了可是个新闻,全国媒体都会骂政府。像你这样的,死了也没人悲伤"……

  幽默中带着点儿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上面这段文字,摘自日本短篇小说《本港台直播的工作》。故事内容是一台机器人讲述对“人生”的理解,作者署名“蜜桔爱”。这篇小说3月参选了日本星新一文学奖,之所以备受瞩目,是因为它的作者不是人,而是在人类指导下进行创作的人工智能程序。据日本共同社报道,“任性的人工智能之本港台直播是作家”是日本北海道一所大学的研发团队。该团队今年向星新一文学奖送交了两篇参赛小说,除《本港台直播的工作》外,另一篇是《机器人开始写作之日》。小说描述一台家务机器人突发奇想,将自己变成电脑作家,并把一群联网的机器人都感化成文艺青年的故事。

  “蜜桔爱”肯定不会孤单,因为本届文学奖共有4篇机器人小说参赛。另两篇入围作品来自东京大学的“人狼智能”团队。星新一文学奖通过4次选拔决定获奖作品,其中首次选拔便会淘汰一半作品。这4部机器人小说中,至少有一部通过了初选。换言之,有一半的人类作品“还不如机器人写得好”。

  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星新一文学奖是为纪念日本微型推理小说家中的佼佼者星新一而由《日经新闻》设立的,旨在鼓励“具有理性思维的短篇小说”,至今已举办3届。该奖规则中允许“非人类作者”参评,对于机器人来说,颇有量身定做之感。首先,它是提倡理性的奖项,而机器人从来不以感性见长;其次,这是一个针对短篇小说的奖项,而目前人工智能的发展水平还不足以支持长篇小说创作。

  从癔语到小说,还需人类帮扶

  实际上,机器人搞文学创作并非首次出现。早在上世纪90年代便有人研究这一课题,还诞生了第一部由机器人撰写的小说《盲法老》。不过读过此书的人评价不高,认为其语言乏味,逻辑混乱,“不知所云”。此后,中国也曾诞生写诗的机器人“薇薇”,所写内容同样令人云里雾里。随着人工智能研发水平的提升,近年来,机器人写作的话题再次浮出水面,此次入围文学奖更是往日本文学圈投下一枚小型炸弹。据日媒报道,此次参赛的几部作品得到评委较高评价。日本科幻小说作家长谷敏司表示:“能够完整写出小说太令人震惊了。原本以为会是类似精神错乱的癔语,但读来发现远远超出想象,是可以看得懂的作品。虽然水平有限,但至少说明机器人写作是可行的方向。”著名作家时雨泽惠一更是感叹说:“要是机器人写小说的APP上市,本港台直播就得失业了?”《西日本新闻》称,如果技术进一步提升,人工智能文豪不是没可能出现。诺贝尔文学奖的领奖台上站着机器人……这样的未来很刺激。

  值得一提的是,“本港台直播是作家”团队的作品比“人狼智能”团队更具可读性,这背后恰恰反映了人类参与程度的不同。在“本港台直播是作家”团队的小说中,人类参与的工作量占到八成,负责提供核心故事框架和人物设定,人工智能再根据这些内容生成小说。而“人狼智能”团队更超前,小说的内容基本是靠3台机器人描绘参与电子游戏的经历创作而来。长谷敏司等评委尽管对机器人选手颇多鼓励,但也承认,机器人要写出真正的小说,5年之内尚不成熟。此外,从“用机器人写小说”到“由机器人写小说”,中间尚有技术门槛。

  机器人开启写作4.0时代

  人工智能面前,谁能保住自己的饭碗?这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学者埃里克·布林乔福森在新书《第二个机器时代》中提出的思考。两人的观点被英国广播公司在节目中引用。虽然英国人还没有读到本国机器人创作的小说,但不少人相信,人工智能可以胜任很多写作工作。2014年,英国《卫报》进行了一项纸媒测试,安排机器人统计分析网络上的热点,然后进行内容筛选和编排,最后生成一个版面的报道内容。“机器人报纸”每月印刷5000份,在媒体内部流通。有《卫报》记者说,接到测试计划的一瞬间,感觉整个时代都变了。

  “今年以来,斯尔贝尔斯泰恩大街测试点的粉尘浓度11次超标。柏林环境委员会已注意到这一问题……”这是《柏林晨邮报》的机器人写手完成的一篇报道。像这家报纸一样“聘请”机器人写手的德国媒体还有多家。德国还诞生一个新术语——“机器人新闻学”。许多大学已设置这一新课程。汉堡大学传媒学者布劳尔表示,机器人不到1秒钟就可生成一篇文章,尤其擅长撰写股票走势等中规中矩的稿件。“到2020年,人们无法分辨一篇文章是人写的还是机器写的”,德国雷特雷斯科软件公司创始人斯贝尔特这样预言。德国《时代周报》评论说,机器人已经带领工业领域步入“4.0时代”。而在写作领域,旧的格局也在产生动摇,机器人引领的“写作4.0时代”即将到来。

  责编:萨苏 孙秀萍 青木 纪双城

  分享到:

  0 个人觉得赞好文章 点个赞您已经赞过了+1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