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研究伦理时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叫“悟”,我给“悟”下了一个科学化的定义:当别人说任何一个格言式的所谓真理时,能否找到这个真理真正适用的前提,即它在什么情况下是对的,什么情况下不对。例如诚信,应该思考诚信是怎么来的,然后界定应该怎么做。我对企业管理者做过一些测试发现,人们的行为习惯是:一次交易靠计谋,长期交易靠诚信。一两次的交易或交往,就是斗智斗勇;但长期的交易就是重复博弈了,当谁都离不开谁的时候就必须讲诚信。所以,诚信这一伦理原则远非它表面那么简单,讲不讲诚信是有前提条件的,空谈要讲诚信没用。按照这种分析伦理的模式,来研究国学在中国应用的前提,可以避免企业家们对《论语》、《大学》等国学思想的误用,通过将思想的前提条件逻辑化、系统化,使得这些伦理思想具有可操作性,这样他们对于社会的看法会更客观一些,内心会更平衡一些,做法会更智慧一些。 中国式管理 我对中国式管理的思考有两个角度,第一个角度是对“情、理、法、权”四个字的排序,例如中国的法律、我们日常的交往、商业生意交易都有各自不同的排序,因而也派生出不同的管理方式;另一个角度是通过比较西方的管理来知晓中国式管理是什么。比较的结果是我们存在两点差异,一是西方非常讲究信仰,而我们讲究伦理,他们讲究上帝和人之间的关系,即人之外的力量,而我们讲究人和人之间的东西,即面子和人内心的力量;二是西方在交往交易中非常讲究上帝所定的规则、法律,并以此为准绳来约束彼此,而我们在交往交易中讲究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和人脉关系。 施炜老师讲社会伦理和企业伦理是不一样的,社会伦理可能存在基本伦理,具有普适价值,例如种族繁衍、生产力提升、组织化生存等。作为生存的伦理,种群的繁衍是种群的最高价值,相应地,企业的发展是企业的最高价值;作为生产力提升的伦理,追求物质生活提升,追求生产效率,解决用什么样的社会组织方式和社会生产关系实现生产力的提升;作为组织化生存则要解决组织里的合作与非零和博弈问题,这时就产生了人类基本制度。 —————————————— 华夏基石e洞察(微信ID:chnstonewx):由我国人力资源管理泰斗、咨询业开拓者、《华为基本法》起草人之一的彭剑锋教授领衔创办,权威、理性、睿见,欢迎关注!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