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过去建设标准低、长期高负荷运转等原因,老旧城区管网“病害”问题突出。雨污混流、污水管错接到雨水管等现象,也加剧了污水直排现象。随着近年来各地管网改造向社区、企业等二、三级管网推进,改造难度也呈几何级增长。 2015年,成都市水务局对成都中心城区2000年之前修建的1800公里污水管网做了一次检测排查,发现病害5000多处,主要表现为空洞、渗漏、塌陷等问题。也就是说,平均每公里有将近3处需要防治。 记者在重庆、江苏、上海等地采访时也发现,老城区管网“病害”多,污水跑冒滴漏等现象非常普遍。重庆市建委城建处副处长古霞说,老城区管网配套原本就欠账多,再加上过去20年城市高速发展,一大批老旧房屋被推倒重建成摩天大楼,重庆主城区人口也增长到近千万,但地下污水管网却没有新增多少,老旧管网长期高压运行。 基层干部反映,随着近年来各地管网改造向社区、企业等二、三级管网推进,改造难度呈几何级增长,尤其是老旧社区成了“啃不动”的硬骨头。 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市政建设规划所所长林三忠告诉记者,老旧小区多是散居楼栋,没有小区物业,更没有维修基金,又不可能组织群众自筹资金改造管网,这加剧了地方财政负担,甚至超出了许多中西部城市可以承受的范围。 此外,管网改造引发的社会治理难题也是许多老城区不可承受之重。老旧城区大多人口密集、道路交通拥堵,管网改造引起的道路开挖,对生产生活会带来很大影响。 “十三五”城镇污水处理设施要实现“提质增效”,需要继续加大对污水管网新建、改造的投入力度,并更多向中西部中小城市和乡镇倾斜。成都市水务局排水处处长闫宝利说,管网建设点多面长,除了工程造价本身外,还涉及大量动迁工作,这些都需要地方政府层层配套,而西部地区越到基层配套能力越弱,希望国家的新增投入资金能更多向中小城市和乡镇倾斜。 在进一步加大管网建设资金投入的同时,还应加大政府协调统筹力度,破解管网建设中的机制性难题。张军说,市政基础设施先行是城市建设基本原则,但由于缺乏有力的协调机制,实际操作中往往是先盖楼后通管网。各地应该由政府主导,建立起规划、国土、城建、交通、市政等多部门参与的协调议事机制,将给排水、天然气、电信光缆、电力设施等都统筹起来。 成都市水务局水域处处长郭浩说,目前各地有关污水处理等公共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和维护管理部门几乎都是分开的,造成“九龙治水”不相协调,且责任无法落实的问题,应加快城管体制改革,试点规、建、管相统一的模式。 社会资本“有门难进” 城镇污水处理设施投入,主体责任在地方。近年来,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地方财力普遍吃紧。随着各地积极探索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等融资模式,社会资本“加速快跑”进入污水处理领域,atv,但社会资本想要真正“跨进门”,也面临着一些障碍。 林三忠认为,各地必须要坚持“多条腿走路”,在国家政策支持的基础上,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同时还需积极探索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基础设施金融贷款等多种模式,并引导投资逐步向“老、少、边、穷”地区倾斜。 事实上,污水处理等市政工程正是当前PPP的热门领域之一。近年来,因利好政策频出,我国环保产业步入快速发展期,颇受资本市场青睐。社会资本“加速快跑”进入污水处理领域,有效弥补了当期财政投入的不足,但记者通过调研发现,社会资本想要真正“跨进门”,也面临着重重障碍。 首先,一些地方的PPP项目暗藏“玻璃门”,政府与社会资本的合作变成了与地方国企、央企的合作,有悖于PPP的初衷。企业普遍反映,在PPP项目中,地方政府既是游戏规则的制定者,也是参与者,最终还要充当“裁判员”。这种情况下,地方政府往往会选择国有企业来合作。 “民营企业拿小项目容易,拿大项目难。”闫宝利接受记者采访时也坦言,地方政府要考虑长远发展,因此更看重企业的社会责任。 其次,投资回报偏低、盈利模式单一。记者从部分企业了解到,水务行业尽管收入稳定,但平均盈利水平并不高,总资产回报率约7%至8%;同时,开奖,开展PPP项目大量占用资金,由于民营企业融资成本普遍较国有企业高,导致竞争力不足。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