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从讲究平衡的观念出发,形成了诸多与春分有关的仪式和节令习俗。官方的祭日仪式就在春分时节。祭日,即祭祀太阳神,正是通过祭祀的方式调节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形式。春分祭日习俗早在周代就已存在。《礼记·祭义》说:“祭日于坛。”唐代孔颖达解释说,祭日的时间“谓春分也”。古代天子每年春分祭日,也被称为“朝日”。春分朝日是一种非常隆重的祭祀礼仪,《周礼·春官·典瑞》描述了先秦时期天子祭日的典型装扮:“王晋大圭,执镇圭,缫藉五采五就,以朝日。”即:腰带上插大圭,手中执镇圭,圭的彩色衬垫是用玄黄朱白苍五种颜色织就,衬垫上还要横绕着画上五圈。祭日属于国家祭典,只能由历代帝王主持。清代《帝京岁时纪胜》解释说:“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国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古代帝王祭日仪式大多在京郊举行,北京的日坛就是明清两代皇帝春分祭日的专用场所。 民间的活动更是多姿多彩,比如食用太阳糕、春菜和汤圆。春分节令食品,主要与春分过后万物复苏的自然有关。万物复苏后,也是人体生长的重要时间,因此民间有“吃了春分饭,一天长一线”的说法。太阳糕是我国北方地区在春分日祭祀太阳的一种节令食品。太阳糕以糯米粉为主料,加上白糖、大枣等其他配料,蒸制而成。太阳糕上往往印有报晓的朱红金鸡等象征太阳的图案。春菜则是一种野生的苋菜,采摘回去清洗干净以后,可与鱼片一起煲成“春汤”。岭南地区有春分吃春菜的习俗,当地民众认为食用春菜能保一年四季平安健康。实际上,中医也认为在春天吃一些新鲜的绿色蔬菜比如韭菜、马兰头等有助于身体健康。在春分日,某些农业地区还有食汤圆的习俗。人吃有馅料的汤圆,同时要做一些没有馅料的汤圆,煮熟以后用细竿串起来插在田埂边。这种食物叫做“粘雀子嘴”,主要用来喂食鸟雀,以免它们破坏庄稼。虽然糯米汤圆比较粘,但也并非如同胶水那样能黏住鸟雀的嘴巴,“粘雀子嘴”更多还是旨在给鸟雀一些食物,让他们不要啄食庄稼幼苗。在保护幼苗的同时不伤鸟雀,这也是中国农民选择与自然相处的一种方式。 春分民俗活动中最有意思的是立蛋。民间有“春分到,蛋儿俏”的谚语,认为春分这一日最容易把鸡蛋立起来,家家户户都会进行立蛋游戏。把鸡蛋竖立起来其实是件相当困难的事,但的确可以做到。未煮熟的鸡蛋内部密度不同,直播,把鸡蛋竖起并静置一段时间以后,蛋黄会下沉。当鸡蛋的重心低于蛋中部最大周长的曲线位置时,鸡蛋就可能立起来。此外还与蛋壳表面颗粒有关。春分立蛋作为一种游戏还传播到国外,全世界都有不少人会在这一天玩立蛋的游戏。 在二十四节气中,春分节气虽然不像即将到来的清明有那么高的知名度,但它所蕴含的人与自然平衡和谐相处的理念是有大智慧的,也是数千年来指导中国人生产生活的重要理念。 思想 我是上海社科院文学所副研究员毕旭玲,关于民间信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问我吧!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