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法院方面审理认为,涉诉商品系普通食品,但销售者以保健食品宣传销售,且对其配料成分宣传有误,构成虚假宣传,对消费者构成欺诈。 2015年7月,消费者邓某在云猴网购买了3瓶劲牌35度十全酒,该网站称该酒为滋补酒,并配有“大补酒,养生酒,抗疲劳,增强免疫力,按做药的标准生产的保健酒”的广告宣传语。 但邓某查询发现,该产品的生产许可证为普通食品,不属于保健食品,随即提起诉讼。2016年3月,法院审理认为,涉案产品并非经国家卫生部门审查确认的保健食品,故被告对涉案产品进行引人误解的宣传行为,构成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判决商家返还邓某购物款40.5元,并赔偿500元。 分析 食品欺诈造成不公平竞争 中国消费者协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刘俊海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食品欺诈问题比较突出,主要是有些企业不注重夯实提升食品的质量,而是投机取巧在广告宣传上重金投入,由此误导消费者,甚至找一些明星推出虚假广告,很不正常。 “食品欺诈干扰消费者的知情权、影响消费者的选择权、公平交易权和安全保障权,还会造成企业之间的不公平竞争,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好的食品企业不做虚假广告,不诚信的企业却敢忽悠消费者”,刘俊海说。 刘俊海表示,《食品安全欺诈行为查处办法(征求意见稿)》明确了包括产品欺诈、食品生产经营行为欺诈、标签说明书欺诈在内的十项欺诈行为以及相应法律责任。“真正抓住了百姓在食品安全事故中经常会遭遇侵害的一些法律风险点、抓住了企业经营当中的短板和痛点,有助于倒逼企业诚信经营。”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李栋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