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湖南溆浦县彭洲村养殖户家废弃的猪场。B06-B07版摄影/新京报记者 张泉薇
青垅村种猪场项目,尚未建完,已停工两年。
彭洲村养殖户向新京报记者出示的养殖合同(溆浦均益生态养殖有限公司为大康农业子公司)。
因为4年多前的一纸合作养殖协议,近日上市公司大康农业再陷纠纷。 近日,新京报记者获悉,湖南溆浦县农户联名向当地政府及当地证监局举报大康农业(原大康牧业),要求公司为其曾经的多项承诺负起责任。 2月24日,湖南怀化溆浦县彭洲村村委书记何满林告诉记者,如果大康农业拒不履行此前与该村村民达成的“合作养殖”承诺,将继续维权。 事件背后,“易主”已三年有余的大康农业,正通过剥离原有主业生猪业务等“甩包袱”的方式加快转型。 新京报记者在湖南当地实地采访中发现,除了农户所举报的单方面终止协议等情形,大康农业还在其几年前的养殖项目中存在项目停工、后续进展无披露等遗留问题。 “脱贫脱贫,越脱越贫” 春节过去,湖南怀化溆浦县彭洲村村民奉明刚(化名)躲债归来。这些债务来自民间借贷和亲朋好友。几年前,为了建设养猪场以便成为大康农业的养殖户,他几乎借遍了所有能借到的钱,最后还找了高利贷。 2月25日,新京报记者在奉明刚家看到,其四处借贷逾百万元所建的养猪场现已废置。奉明刚称,这一切都是上市公司大康农业“单方面违约”造成的。 在这座地处湖南山区的村庄,奉明刚并不是唯一一个债台高筑的人。2012年,上市公司大康牧业(现改名为大康农业)与当地政府官员来到村里,号召村民与公司进行“合作养殖”。据多位村民证实,当时大康农业口头宣称的具体合作模式,是由公司承担猪场建设资金、提供种猪、委托村民进行生猪“代养”,并按照养猪的数量向村民支付“代养费”。 包括奉明刚在内的29户村民被“跟大康,奔小康”的口号打动,陆续与大康农业达成了合作协议。 村民刘祥瑞(化名)告诉记者,大康农业当时承诺与村民“长期合作”,但并没有在书面上明确“长期合作”的具体期限。新京报记者从一份村民提供的“生猪委托养殖合同”上看到,书面约定的有效期实则为8个月,到期后则续签一次同样期限的合同。 按照刘祥瑞的描述,出于对“大公司”的信赖,当时大家并没有就此提出异议。 此外,大康农业开始时承诺负担的猪场建设费,实际也由村民自掏腰包“垫付”。 “只给了一小部分启动资金,公司说后期会把钱全部补给我们。”刘祥瑞称。为了获得为“大公司”养猪的资格,atv,报名的29户村民几乎家家举债自建养猪场。据新京报记者了解,规模最小的投资在30万左右,最多的人家投资超过150万,而这些人家多数并不富裕。 2013年,各家各户的养猪场陆续建成投入使用,养殖户们分别为大康代养了两批到三批生猪,并按照100元/头的价格获得“代养费”。 养殖大户何平(化名)表示,如果真的像大康所承诺的那样“长期”合作下去,“奔小康”并不是一句空话,然而到了2014年下半年,村民们发现,大康开始对他们置之不理,不久后更是宣布单方面终止合作,不仅不再委托村民代养,起初承诺负担的“猪场建设费”也没有了下文。 何平告诉新京报记者,自己早年外出打工挣回来的二十多万家底全部搭进了养猪场,此外的几十万元外债更让他终日寝食难安。何平说,恐怕自己这辈子都难以翻身。 “本来指望大康带领我们脱贫的,现在过得比以前还差。脱贫脱贫,越脱越贫。”奉明刚说。 2月24日,atv,彭洲村村委书记何满林告诉新京报记者,29户养殖户已经多次联名举报,并将大康农业举报至当地证监局,试图进行维权,截至目前,相关部门尚未给出实质性解决方案。 何平称,村民们的诉求包括要求大康农业履行承诺,给付猪场建设费,赔偿农户经济损失等。 养殖村项目废置?公司未披露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