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春节前后,浙江中医院患者感染艾滋病新闻传出,一项存在争议的新技术滥用也随之曝光。浙江省中医院在治疗“习惯性流产”时,使用了所谓免疫细胞疗法,将丈夫的淋巴细胞输入妻子体内。因为医院管理失职,技术人员在操作时违反吸管的“一人一管一抛弃”的规范,导致含有艾滋病毒的感染源进入其他患者体内,已确诊感染艾滋病毒者达5例。 一些医学专家认为,部分不孕不育患者,可能是夫妻双方的细胞通过某种机制产生了相互排斥性,胚胎被母体排斥而无法在子宫停留,从而出现习惯性流产。基于这一理论,一些医生认为,将丈夫的淋巴细胞回输到妻子体内,增强免疫性,产生封闭抗体,从而预防习惯性流产。不过,患者在医院感染艾滋病的事件传出以后,妇产科专家龚晓明公开指出,“把丈夫的淋巴细胞输到女方的身体里面来治疗习惯性流产”,本来“就是很没有证据的事情”;同时也无法“确保不传播血源性传染病”。 有些人并不同意龚晓明的批评,但是龚晓明和其他一些医生的公开质疑,至少说明这一疗法的临床疗效在专业领域是存在争议的。 实际上,除了浙江省中医院,国内还有一些顶尖医院也在临床上使用这一技术。目前,国家卫计委正在介入调查。 学会谈判 因为价格低估确实存在,改革医价每过几年就会成为热门话题。北京医疗价格改革更是酝酿多次,2017年北京“两会”明确提出要调整。 一位接近北京市发改委的人士透露,手术价格、护理价格或将在2017年跟着全面调整。同时,北京市已经在2016年12月初正式下文,放开高端服务价格,给医院更多定价自主权。 这次改革的经验基于2012年北京五家医院试点医事服务费。在试点中,门诊看病最低一档收费价格从4.5元涨到四五十元,这意味着医生劳务价值有一大截提升。 医疗服务价格上涨,提成相应增加,为医生乐见。但在先行改革的地区,卫生主管部门和医院管理者开始焦虑,甚至有些为难。 为了减少改革阻力,每次上调医疗服务价格,医院必须适当压低药品耗材、检查检验的价格。最近一轮改革,各地都采取药品零差率,即医院按照进货价向患者销售药品,不再加价。这彻底打破了医院已习惯的药品加价模式。 但问题是,医疗服务价格的增长可能无法抵消收入减少部分。湖南湘雅医院院长孙虹2016年11月公开指出,“湘雅医院实行药品零差率后,每年收入减少2亿元”,2016年不得不停掉5000万元的设备采购预算,而且,“湘雅只有一个医疗服务价格上调补偿渠道,补偿占比只有53%,剩下的47%由医院自行承担”。 此外,一些患者也担心,在看病已然很贵的情况下,医疗服务价格上涨会使费用整体上涨。 《财经》记者在北京五家试点医院走访听到,部分患者抱怨看病贵了。由于门诊服务价格一次性上调幅度较大,即使有医保支付,很多人还是明显感觉到了涨价。 2016年,重庆市医疗服务价格改革中,因为肾透析治疗价格上涨过多,部分患者带着透析设备到政府部门表达质疑,价改被迫在实行七天后戛然而止。价格调整幅度难以掌握,重庆的覆辙,也让定价部门更为谨慎。 事实上,要调整的不只是被低估的价格,更应看到整个医疗服务价格形成的机制,以及医疗费用支付的方式。 按项目定价的弊端是,刺激医院和医生提供更多的服务项目,以增加收入,导致服务滥用。 北京和睦家医院网络总监司伟塔介绍,在美国,患者更关心的是保费,而不像中国患者紧紧盯住的是服务价格和医疗费用。 美国医疗体系里,atv,保险方的话语权够大,最终支付价格是基于医院和医疗保险谈判;参保人及时交纳保费,一旦生病承担少部分自费即可,财务问题主要交给医保来处理,不需要过多关心价格问题。不同保险公司,针对不同患者提供不同的方案选择。患者就医选择权越大,也意味着其缴纳的保费更多。而医保在与医院结算时,全科服务可能按照人头付费;住院可按床位日付费,按病种付费。 但中国个人支付比例普遍超过30%,而且越是大病个人自付比例就越高,医保部门话语权有限,缺乏制约医院和医生的能力。同时,整个医疗系统运转长期依赖政府主导的按项目定价单一方式,部分基础项目价格低估,有些新技术则被高估。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