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500人分别东、南、西、北个城门集合,十分钟的时间里,南门瓮城内就集结了上百人。人们互相打招呼寒暄,戴上红袖章,谈论着雾霾和连日来捡烟头的体验。 “各单位集合,大家依次排开,把排面盯齐。”队伍渐渐安静下来,人们统一列队,队伍前拉起了一条横幅——“烟头不落地,西安更美丽”西安城墙管理委员会无烟景区社会监督团。 “广大市民朋友们,为贯彻落实省委常委关于建设文明城市的指示精神,践行‘烟头不落地,城市更美丽’的核心理念,西安城墙向广大市民发出如下倡议:从自己做起,摒弃不文明行为,做到垃圾随手捡,及时劝阻身边的不文明言行……”主持人诵读倡议书,一番动员演讲之后,人群分成几队,依次登城。 登城之后,大多数社会监督团成员似乎都无所获。“烟头早就没有了。”一旁的环卫工人说。 “可以走了吗?”监督团队伍向西行进大约半小时后,有人问到。得到肯定回应后,人们开始陆续原路返回,城墙上很快又恢复了游客稀疏的模样。 陈晨和朋友觉得这次活动变得有些形式主义,“能检查出什么?”西安城墙新增设的灭烟处。 “上来自拍了两下,就走了。”他有些诧异。 他还奇怪,城墙两侧新增了不少“灭烟处”,箱体细长,形状酷似香烟,比普通的垃圾桶要窄小许多。对于这样的设施,他觉得“适用性太窄了,只对烟头有用,其实口香糖比烟头还麻烦”。 烟头的地位的确不同以往了。在城墙西门的游客服务中心,10个烟头可以兑换一个礼品,大多是便利贴、钥匙扣一类的小物件。为了让“冷眼看着的”老百姓能慢慢接受并参与,周德嘉觉得需要有这类奖励性质的活动来调动他人的积极性。 活动刚开始的时候,每天来兑换的人次一度过百,多以青年男性为主。“最近来的人少了,一天一两个吧。”1月4日下午,游客服务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员回忆。监督团离开后,西安城墙上游客稀少。 “曲江的大事” 10公里外的曲江池遗址公园,一天两次,每次持续约一小时环曲江池捡烟头、捡垃圾成了景区管理人员李国明一项新增任务。 尽管对本职工作有些影响,身边同事也对此抱怨过“打乱了本身的作息”,但毕竟是 “曲江的大事”,李国明每天还是定时戴着口罩,拿着垃圾钳和垃圾桶上街。“响应上面领导号召,提升整体曲江这边的环境。市民志愿者很少,看着有脏东西,我们不捡也不是事。”他说。 2016年12月开始,西安饱受雾霾天气困扰,市气象台曾连续多日发布霾黄色或橙色预警信号,机动车单双号限行,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停课等应急举措也纷纷出台。 雾霾锁城的日子里,“上街捡烟头”成了不少机关单位的一项日常活动。曲江新区管委会党工委的一位工作人员就坦言自己曾在一个多礼拜的时间里不下10次在辖区内的各大景区捡过烟头和垃圾。 在这场随后被定义为“烟头革命”的活动中,曲江新区动员全区干部人员开展“捡烟头、大擦洗”活动。西安市碑林区城管局免费发给市民的烟蒂袋。 碑林区则围绕着烟头本身下了功夫。该区城市管理局购置了一批印有“烟头不落地,碑林更美丽”字样的烟蒂袋,在辖区内免费发放。 “我们几个带队,见到抽烟的群众就过去说,‘别抽了,天气这么差,对自身健康也不好,给你发一个免费的烟蒂袋。"1月5日,碑林区城市管理局一名工作人员回忆起前一天下午在碑林区城管局对面广场上的经历。“1000件很快就发完了,还有人围过来问我们要。” 碑林区城管局发放便携式烟蒂袋,一些东部沿海城市也曾有过此类实践。但在1月5日下午随机走访时,有不少市民认为此举浪费了财政资源,制造烟蒂袋还可能造成更大的污染。“为什么盯着烟头不放,多设置垃圾桶便利行人,多安排环卫工人加大清洁力度不就行了。”一位市民对澎湃新闻说。 官方对烟头的专注也引发一些网络舆论和市民的质疑。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