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台开奖现场直播 j2开奖直播报码现场
当前位置: 新闻频道 > 要闻 >

氮氧化物“提速”重污染?清华专家:有待商榷

时间:2016-12-27 21:05来源:新京报 作者:手机看新闻 点击:
12月20日上午11点04分,京开高速天宫院段,电子屏显示“红色预警国Ⅰ国Ⅱ机动车禁行”。新京报记者 尹亚飞 摄 清华环境学院院长贺克斌认为,华北地区氮氧化物浓度高加速重污染,
12月20日上午11点04分,京开高速天宫院段,电子屏显示“红色预警国Ⅰ国Ⅱ机动车禁行”。新京报记者 尹亚飞 摄 氮氧化物“提速”重污染?专家:待商榷   12月20日上午11点04分,京开高速天宫院段,电子屏显示“红色预警国Ⅰ国Ⅱ机动车禁行”。新京报记者 尹亚飞 摄

  清华环境学院院长贺克斌认为,华北地区氮氧化物浓度高加速重污染,建议重视氮氧化物减排

  新京报讯 (记者沙璐)近日,清华学者联合发表的一份关于雾霾的最新研究成果引发关注。研究称,12月中下旬的重污染期间,二氧化氮大大加速了硫酸盐的生成,而硫酸盐恰是重污染形成的主要驱动物种。昨日,该文通讯作者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院长贺克斌详解该成果时表示,把氮氧化物减排提到更优先位置,可以有效抑制硫酸盐的形成,重污染天气的形成也会因此“减速”。

  硫酸盐在PM2.5中占比最高

  12月21日,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博士生郑光洁、贺克斌院士等学者在《科学进展》联合发表研究文章,首次揭示了重霾污染期间颗粒物中硫酸盐迅速生成的化学机制。研究发现,在我国华北地区,高浓度的二氧化氮环境,使二氧化硫迅速转化为二次污染物硫酸盐。而这正是华北地区硫酸盐形成的主要路径。

  针对重霾时段的已有研究表明,硫酸盐是重污染形成的主要驱动物种。重污染天气下浓度上涨比较快的有四种物质,分别是硫酸盐、硝酸盐、氨盐和有机物。郑光洁、贺克斌等学者分析发现,在绝对贡献上,12月下旬的重污染期间,硫酸盐在PM2.5中的质量占比可达约20%,是占比最高的单体。

  氮氧化物加速硫酸盐形成

  研究结果还显示,重污染期间硫酸盐的迅速生成,主要由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这两种气态前体物溶于颗粒物结合水后,在我国北方地区特有的偏中性环境下迅速反应生成的。

  贺克斌表示,此次发现的核心意义在于,氮氧化物不仅仅是形成硝酸盐的前体物,也是硫酸盐的助推氧化物。“这虽然不是一个新的化学反应,但是以前曾被忽略。”

  “会对应急决策和长期控制减排产生影响,让更加有效合理地把氮氧化物的减排、二氧化硫的减排协同进行的理论依据更扎实。”

  根据研究结果,贺克斌指出,如果能把氮氧化物减排提到更优先的位置,可以更加有效地抑制硫酸盐的形成,重污染天气的形成也会“减速”。

  重视氮氧化物有利精准治霾

  “氮氧化物的主要来源在于燃煤,包括燃煤电厂、工业锅炉和烧散煤,另外还有机动车。”贺克斌说。

  贺克斌认为,根据这个新发现,特别在针对重污染制定应急方案的时候,刻意把氮氧化物压得低些,可能效果会更好。在多污染物协同控制的情况下,对精准治霾的程度也会有助推作用。

  追问

  12月中下旬污染为何迅速加重?

  氮氧化物浓度明显偏高

  “核心内因是排放,重要外因是气象。”贺克斌表示,要分不同情况分析。当一次重污染来时,如果没有正好赶上开始供暖等大幅度增加排放的影响,其主要原因可以理解为不利气象条件,这是就某一个过程或几天来看。而从长时间来看,1990年的排放到现在已经翻了几番,在多种污染物排放量都逐年上升的情况下,成霾的气象门槛逐年降低,即目前排放水平下气象条件稍微差点就会形成雾霾。因此,排放才是核心内因。

  目前我国各类污染物都是千万吨级的排放量,并且主要集中在东部偏北,尤其是京津冀,这里煤耗和排放强度最高,解决问题的根源还是要把排放降下来。

  12月中下旬这轮重污染过程从16日开始,最初一天半还有蓝天白云,随后污染物浓度迅速上升。贺克斌表示,这个过程中清华园的监测点数据显示,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还偏低,二氧化氮的浓度明显偏高,硫酸盐居高不下,最后两天PM2.5出现“爆表”,这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这次研究结果。

  氮氧化物减排是否滞后?

  “十二五”才纳入系统控制

  记者梳理发现,“十一五”规划提出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两项约束性减排指标,“十二五”规划才增加氮氧化物和氨氮的减排指标。为何不在“十一五”就对氮氧化物排放实施系统控制?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