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水生态的角度来看,下闸蓄水的确可以增加鄱阳湖的水面面积和水下空间,但是建闸产生的季节性“江湖阻隔”,对江豚等水生生物洄游将产生严重甚至是致命影响;另外,下闸蓄水增加的水面面积,是以草洲的淹没为代价的,而枯水季节鄱阳湖滨的草洲湿地又恰恰是白鹤等濒危候鸟的主要栖息地。 从水环境的角度,下闸蓄水使湖盆的水量增加,似乎可以容纳更多污染物,但是,atv,也会使枯水季节的鄱阳湖流速明显降低,减弱水体的自净能力。 建闸控湖蓄水仅能部分解决枯水期灌溉问题 澎湃新闻:湖区的农田灌溉存在哪些问题?建闸蓄水真的能解决这些问题吗,有没有其他替代的方案? 姜鲁光:鄱阳湖区雨热同期,年降水量在1500毫米左右。天然降水可以满足农田所需的大部分水量,通过灌溉措施可以减少气候波动的不利影响,提高农田用水的保证率。 而面向鄱阳湖的水闸通常都是为排水设计的,即使从鄱阳湖直接取水,也只能解决局地灌溉问题,难以自流输送到地势相对较高的农田。 另外,根据我们的前期调研,鄱阳湖区灌溉和排水设施水平不一,不少设施年久失修,长期没有发挥作用,需要增加资金支持和管理力度。 鄱阳湖建闸蓄水仅能够部分解决鄱阳湖区枯水期灌溉的问题,但是在存在众多替代措施的情况下,建闸控湖蓄水不是首选方案。 通过改造堤灌站和增加引水设施,改善鄱阳湖区的灌溉设施水平,是合适的替代方案之一。都昌县附近供水备选来源:可以将取水口放置在鄱阳湖深泓水道,也可以将县城附近的东湖,以及县城东侧的湖汊型水库作为备用水源地。 其实,替代方案还有很多,比如:对于都昌、星子、湖口等县,有很多已经通过闸坝控制的“湖汊”,这些已经控制的湖汊完全可以发挥水库的功能,保障灌溉和引用水源的需要。对于南昌、新建、永修、鄱阳、余干等历史时期围湖造田形成的“圩区”,大都呈现外围圩堤地势较高、中部地势低洼的地貌形态。中部低洼部分存在大面积的蓄水空间(这些地方现在也是作为坑塘水面利用的),可以在各圩堤内部发挥水资源的调蓄功能。 个别县城的供水问题百万元量级投资即可解决 澎湃新闻:湖区水资源真的紧缺吗? 姜鲁光:应该说,从近十年来看,鄱阳湖的确出现枯水时间延长、枯水水位降低的现象。至于枯水期是否还会不断延长,枯水水位是否会不断降低,只能看未来几年的监测结果。根据目前的数据,科学家难以像股评师那样“自信地”下结论。 鄱阳湖流域的水资源量大约1500亿立方米/年,相当于长江流域水资源总量的约15%。从总量上说,鄱阳湖流域不缺水。当然,讨论是否缺水,需要考虑季节变化、人类需求等多种因素。 鄱阳湖枯水位下降,的确给都昌等个别县城的供水厂取水造成不便,这种问题通过追加百万元量级的投资即可解决。 但是,这不应成为建设超过百亿元投资的建闸控湖工程的理由。 澎湃新闻:鄱阳湖建闸会对下游的水资源利用带来哪些影响? 姜鲁光:丰水期时,鄱阳湖不缺水,下游的省市同样也是不缺水的;枯水期鄱阳湖缺水,下游的省市同样也相对缺水。在大家都缺水的时候,上游省份下闸蓄水,肯定对下游有影响。 这和大家熟悉的经济系统又是极其相似:当货币政策宽松的时候,atv,大家似乎都不缺钱;但当政策紧缩的时候,很少的资金缺额都可能压垮一个企业。鄱阳湖蒋巷联圩附近的多处“封闭型河道”,可以作为蓄水水库使用,完全能够满足枯水季节农田灌溉所需,而不需要建控制整个鄱阳湖的水利工程。 澎湃新闻:有专家称,一旦鄱阳湖建闸后,没有理由不让洞庭湖也建闸,从水资源利用角度讲,你是否有同样的担忧?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