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月前,一篇题为《一名非典型985毕业生的大学简史》的文章在网络上走红。作者是一名人大毕业生,文章以亦庄亦谐的口吻,从17岁高中毕业考上大学时的意气风发,写到毕业工作后在北京谋生的狼狈困窘,引起了很多网友的共鸣。 10月26日,由复旦学生运营的公众号“旦事记”发布了话题“在复旦你因为什么自卑过”匿名征集到的回答,反响热烈。公布的回答中,成绩、英语、外貌、恋爱、社交、见识、家境、智商、体育、不够努力等等,一切都可以成为自卑的理由。 第二天,话题征集者樊悦书发布了一篇题为“我上了985,211,才发现自己一无所有|或者,也不能这么说”的文章,分享了自己的经历,同样得到了广泛关注。她在文中说自己在县城读初中时非常自信,中考考上了全省最好的衡水一中开始意识到自己和他人的差距,产生了自卑感,考上复旦来到上海以后,才发现光考了好大学是没有用的,家境、外表、见识、人脉、情商样样重要,体会到“越往上爬越艰难,直播,越见得多了越痛苦”。因为自卑又痛苦,一度自暴自弃,甚至让父母觉得心痛内疚,才意识到不应该“光顾着看别人闪闪发亮了,就瞧不起自己,连带瞧不起你的家庭了”,拿到名校入场券的同学们其实又幸运又努力。同时因为话题的火爆,了解到很多人都焦躁,都自卑,应该宣泄、缓和、相互抚慰。她在回复征集到的一个回答时表示,别人比你优秀可能是因为家境、见识的多年积累,但一无所有孤军奋战进入名校本身就是很厉害的,“一个人达到的高度,不是看他现在的高度,是看他在原来的高度上又前进了多少。” 同日,公众号“复旦研究生”发布了话题“在复旦你因为什么而自豪”征集到的答案,克服自卑努力变好、奖学金、同学之谊、各种技能、发表论文、解决难题、处在牛人和机遇都多的环境中、支教、减肥成功、恋爱、组织活动等等,都可以成为自豪的原因。 “985、211让人一无所有”这一话题刷屏后,熊希灵在知乎撰文,从社会学角度分析了这种心理感受的成因。 首先是“向上社会比较产生的自卑焦虑”。“社会比较”是指把自己的观点和能力与他人进行比较的过程,与比自己优秀的人比较即“上行比较”。相关研究发现,个体在进行上行比较时,如果预期自己难以通过努力达到比较目标的状态(如比较目标是富二代),就会产生消极自我评价。也有样本为某985高校学生的研究表明,自尊水平高的人更容易出现社会比较导致的社交焦虑;另一方面,985标签抹杀了内部差异,标签代表的水平又高于平均水平,同时颜值、家境等不可控因素在大学阶段也进入评价体系,导致普通的985学生容易产生自卑感。 其次是“控制感被剥夺引起的习得性无助”。不同于高中阶段努力就能从成绩上得到回报,进入大学后课程指导变少,还要独立面对动态社交圈等不可控因素,个体会认为无论做什么都无法掌控眼前的情景,因此减少努力,造成恶性循环。 第三是“社会排斥引发的消极悲观”。尤其是从偏远地区考入985高校的学生,一方面难以融入大城市同学的圈子,另一方面也逐渐失去和家乡发小们交心的能力。社会排斥可能导致泄气、社会逃避及负性情绪增加,亲社会行为和身心健康水平降低等后果。 熊希灵指出,这些考上985、211却觉得自己一无所有的人并不是“无病呻吟”,控制感被剥夺、归属需求得不到满足造成的心理资源长期内耗可能造成严重心理疾病。而个体要解决自己内心的冲突感受,最直接有效的做法是去掉自我标签,少做消极的上行比较,通过锻炼等小事找回控制感,以及多与家人朋友保持联系。 键盘侠的“怨毒”普遍的怨恨情绪导致“怨恨批评”的肆虐。近日,《探索与争鸣杂志》公众号以“键盘侠身上有的,不是‘正义’,而是‘怨毒"为题,刊登了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成伯清2009年的一篇旧文,文章原标题为“从嫉妒到怨恨——论中国社会情绪氛围的一个侧面”。 成伯清指出,观察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一个视角就是将群众的政治激情转化为对经济利益的追求。追求利益的过程中导致的不公平现象,以及由于急剧变迁而导致的连根拔起的状态,可能诱发情绪波动。改革开放初期,“嫉妒”这一情绪被广泛关注和议论,“红眼病”的说法流行一时。尽管嫉妒之风盛行,但因为处在原有社会结构逐步松动的时期,人们可以依靠自身努力取得成就,因此嫉妒并不经常“带着敌意而爆发”,往往还能够转化为行动动力。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