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敬业湖的求是亭要拆了?这个消息在天大学子中掀起不小的波澜,为此天大官方微博置顶了一条消息,解释说这次拆除是出于安全考虑,并将于原址重建。 名为“天大后勤”的微信公众号也发文解释了拆除求是亭的缘由,原文如下: 各位老师、同学: 敬业湖的求是亭去年就已维修立项,希望将卫津路校区的中轴线上的东门、喷泉、广场、北洋亭、实事求是亭都维修一遍。其它项目都实施了,只有求是亭被鉴定为危险建筑物,要拆除重建。 30年风吹雨打,求是亭基础、梁柱等构件发生不同程度的损坏。经专业机构检测,存在安全隐患。为排除隐患,学校决定在原址重建,并恢复原貌。原匾额将暂时收藏到档案馆。 “求亭落日”不但不会消失,还继续会荡漾在敬业湖上。敬业湖中的这处小亭,1984年学校修建北洋广场时,同时修建。因高悬90周年校庆时陕西校友会捐赠的“实事求是”匾额,故名“求是亭”,也常常被天大人亲切地称为“湖心亭”。此亭在中国古典亭子基础上简化而成,采用水泥灰瓦,粗壮质朴,与周围十分协调。几代学子在亭中伴朝阳晨读,傍晚信步其间,观秋水共长天一色,赏落霞与孤鹜齐飞,心旷神怡,美不胜收。这座小亭承载着许许多多天大学子的美好回忆,而对它的设计者来说,就更多了一份特殊的情愫。 设计者说:每一次改变都是创新的机会 19日清晨,建筑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彭一刚一个人去敬业湖“溜达”了一圈,看看他在32年前设计的“湖中小亭”——求是亭的复建情况。“我没想到小亭子的复建会引起这么强烈的反响。很多年过去了,小亭子的基础、梁柱等构件发生不同程度的损坏,存在安全隐患。现在要在原址依照原貌再建一个,形式不变,开奖,质量会更好”。 很多人会注意到,除了“求是亭”,敬业湖北畔屹立的这组建筑,从五、六、七、八、九教学楼到图书馆北馆,都是机制水泥瓦壁顶,过火砖墙身的“传统范儿”。“这都是上世纪50、60年代,我的老师,中国著名建筑学家、天大建筑教育创始人徐中先生带领我们一批年轻的师生们自己设计的”,彭一刚回忆。在当时倡导民族传统的设计潮流中,他们把民族形式作为设计基点,同时加入更多的时代气息。“琉璃瓦大屋顶过分华丽,我们没有用,而是在民间形式、天津建筑地方特色和50年代的文化氛围中寻找灵感”。在保持庄重的民族古典艺术品质的同时,天大的这种传统建筑显得更加平和、清雅,从而最能彰显出天大人的个性和品位。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