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近两年,互联网约租车(下称网约车,俗称“专车”)这一新兴的出行模式正悄然改变着人们的出行习惯,也正作为传统出租车的补充成为中高端出行的首选。与此同时,网约车司机也逐渐成为了一门时尚职业,走入人们的视野。 “月入两三万,睡到自然醒”的段子为网约车司机们塑造了一个“工作自由、收入高”的“佳话”,让不少城市白领艳羡不已。不过,市场瞬息万变,游走在政策空白边缘的网约车行业疯狂补贴不再,高收入“神话”也成明日黄花。同时,当时在司机和客户双重补贴掩盖下的诸多问题也暴露出来。 网约车司机到底是一个怎样的群体?他们的真实收入水平、劳动强度到底怎样?其生存现状究竟怎样?带着这些疑问,标准排名研究院在网约车发展如火如荼的北京进行了一次大型抽样调查与访问。调查试图通过对司机的基本信息、工作状况、收入状况、社会保障和职业归属感等几大维度进行比对和分析,全方位地展现网约车司机的真实生存状态,为行业健康发展及社会管理提供必要的参考坐标。 目前国内网约车市场主要有两大模式:一种是以私家车挂靠和加盟为主的C2C模式,一种是以自有车辆、专业司机为主的B2C模式,前者以滴滴和Uber、易到为代表,后者以神州专车和首汽约车为代表。由于首汽约车进入市场较晚,脱胎于首汽出租汽车公司,我们没有将其选入调查样本。调查从今年6月初开始,历时两个月,共回收有效问卷1051份,与各平台市场份额基本相对应,滴滴661份,优步 259份,易到81份,神州50份。 通过本次调研发现,C2C和B2C两种模式下,网约车司机的生存状况形成极大反差,以滴滴、Uber、易到为代表的C2C网约车司机众多合法权益和保障遭到忽视,其整体生存状况堪忧;而B2C模式的神州专车,平台司机在劳动强度、收入待遇、社会保障和职业归属感等方面均远远强于C2C模式,其生存状况与北京一般公司员工平均水平基本一致。 网约车全职司机占八成 “共享经济”不再共享 总体来看,本次调查报告显示,网约车司机男性占比达91.6%;网约车司机以23—40岁年龄段为主,占比超过87%;79%的网约车司机来自外地;全职司机占比达79.4%;私家车加盟占比83.8%;8—18万元价位的车辆占比70%。 调查显示,全职司机占比79.4%,这表明网约车司机正逐步走向全面职业化,而滴滴、Uber等C2C网约车平台宣称的分享经济已名不副实。于此同时,72.8%的受访司机在线时间达到10小时以上,41%受访司机在线时间超过12小时。而兼职司机中有43.7%的司机在线工作时间超过4小时,兼职司机在线时间过长,也是网约车日渐职业化的明显特征之一。在大量司机全职运营的背景下,网约车与共享经济以利用私家车闲时资源为特征的基本特征彻底背离,C2C网约车所谓共享经济的概念名存实亡。 七成司机收入不足4000 月入过万已成历史 在收入方面,伴随着各大网约车平台补贴力度的降低和收入分成方法的变化,网约车司机“月入轻松上万”已成为历史。70%网约车司机月均收入在6000元以下。如果扣除车辆折旧和保养费用,私家车加盟网约车司机的实际收入水平要在此基础上再减去1500——2500元。也就是说,70%网约车司机实际月均收入在4000元以下。 调查结果表明,79%的网约车司机对目前收入“不满意”或者感觉“一般”。而因为网约车平台补贴降低和分成方法变化导致司机收入大幅下滑,也是近期滴滴等网约车平台在一些地区遭遇大量司机退出运营甚至司机停工事件的直接原因。 职业安全感高度缺乏 78%司机随时可能退出 同时,调查显示,网约车司机社会保障严重缺失,94.4%司机未签署劳动合同。目前,各家C2C网约车平台基本均未与私家车加盟司机签订劳动合同,一些平台自营车司机也是与劳务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各平台也仅为自营车司机缴纳社保。 在收入大幅下滑并且缺乏社会保障的情况下,网约车司机的职业归属感也不容乐观。当前,有50% 的司机并不认可网约车司机这一职业身份;仅有22% 的网约车司机具有职业归属感,这意味着其他78%的网约车司机随时可能退出。 此外,调查发现整个网约车司机群体高度缺乏职业安全感。由于此前私家车加盟网约车运营属于非法运营的状态,运管查扣车辆也就成为网约车司机最大的担心,69.4%的网约车司机对此表示“非常担心”;同时,60.6%的网约车司机对可能与出租车司机发生冲突有不同程度的担心。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