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早上复查超声,“那天宝宝有些调皮,竟然背对着大家。没办法,我按医生指示趴了一个多小时。”谢女士说,还好宝宝合作,体位最终转过来了。 手术再次进行。有了前次经验,穿刺针十分顺利、准确地穿刺到胎儿的右心室,球囊导管穿过接近闭锁的肺动脉瓣,开放了肺动脉瓣膜,反复扩张2次,在超声检测仪可清晰看到“生命之血”成功流向肺动脉。手术成功了!这一刻,不仅是谢女士孩子的新生,也打开了国内胎儿心脏介入治疗史上崭新的一页。 手术时间只有20分钟,全程使用1.5~1.8毫米的导管、1毫米的穿刺针,未动一刀一线,4毫米的球囊将6毫米的瓣环撑开,让2.2~2.6毫米的血流通过,母胎出血不超过4毫升,一张纱布仅沾了星星点点。 术后第4天,谢女士恢复良好,复查胎儿心脏超声,肺动脉瓣前向性血流存在,三尖瓣返流减轻,可以出院。随后还需4周来让矫治后的胎心在宫内继续发育。预产期前,谢女士要配合专家继续观察胎儿发育状况。还有10周,她将迎来这个“新(心)生”的孩子。 追问大咖: 隔着肚皮给“杏仁胎心”手术,怎么做到的? ——“胎心术”最好后续有4周宫内发育 问:为何不等生下来再做心脏介入治疗?为何选择胎儿28周实施? ——“胎心术”最好后续有4周宫内发育 原来胎心介入治疗不是越早越好,省医心脏母胎医学科主任潘微指出,国际上200例中最小的有22周做的,最大的有32周才做。如果胎心问题严重会尽早,但总体而言要选择最合适的“窗口期”。比如此例,26周到院,28周手术,万一手术穿刺引发胎儿早产,现医学条件下早产儿可存活了。再晚点做,右心室发育追回来就难了。 为何不等婴儿出生后再做治疗?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主委、省医院长庄建说,此例手术指征就是右心室发育不良,如果不干预,可能出生的将是一个接近单左心室的宝宝。目前单心室出生宝宝不少,有另一心室不发育的,也有先天单腔的,出生后可干预,但一般20岁后能存活的极少,毕竟心功能受损严重。 因此,产前诊断单心室一般建议中止妊娠,而心室发育不良,像本例,则预留了4周宫内后续发育,治疗后可发育成健康双心室,相当于根治。 ——比国际多做的胎左心室术更难 问:国际已有200多例,此次国内首例有何不同? ——比国际多做的胎左心室术更难 省医心儿科主任张智伟直言,为了此项胎儿宫内治疗,省医团队已经做了五六年的准备,动物试验非常成功,全团队磨合了一年多。做起来碰到最大的挑战是胎儿体位定位,胎儿一直在动,第二次手术在潘微主任团队与谢女士努力调整近2小时才获得合适体位,实际治疗时间不过20分钟。 而与国际病例相比,这一国内首例难点还在于右心室、肺动脉瓣穿刺。张智伟说,欧美人群左心室发育不良、主动脉瓣狭塞占病例七成多,其他两成多是右心室和肺动脉瓣问题;亚洲人群则最多见后者。后者的穿刺更难,路径更曲折。 ——胎心率变慢是极大风险,但在预期之中 问:手术一度中断,全程中最大风险是什么? ——胎心率变慢是极大风险,但在预期之中 张智伟说,胎儿心跳本身是很快的,由于穿刺母体及胎儿的组织多,对于胎心是多重刺激,出于身体保护,胎儿启动应激机制,胎心率变慢,这是正常的,确实也是最大的风险,危险是瞬间的事,处理不好真的就胎死腹中。两次通过母体经胎盘给药,成功防控风险了。治疗风险还包括心包积液,穿刺会造成渗液,术中是两次抽液的。术后有轻微的发炎等,都在控制范围内。所以,atv,手术虽然不动一刀,atv直播,不缝一针,但技术含量极高。 ——降低胎儿因先心病而被放弃的几率 问:首例“胎心术”成功施行的最大意义是什么? ——降低胎儿因先心病而被放弃的几率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