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到了讯问时候,问到关键问题、关键情节,扈强都有翻供和辩解。比如,具体到杀人的情节上,无论是根据现场监控还是讯问录像,他都说的是“趁宗磊不备,拿刀捅了他”,但是提审的时候他又说是“被害人先骂他,他才动手”;犯案后,开奖,明明是装作若无其事离开,却说成是去找老师投案自首。 一审 数罪并罚获刑17年 检察官王飞说,由于前期的故意伤人,扈强的父亲已经赔偿受害人12万余元,本来就不太富裕的家庭实在拿不出更多的钱。此次案发后,扈强的父母四处借钱。 比起独子被杀,扈强及其一家人的态度几乎成为压倒宗磊父母的最后一根稻草。他们发现,没人在乎他们的儿子就这样被残忍地夺去了生命,扈强一家只关心自己的命运。因为凶手是未成年人,似乎有了更多从轻发落的理由。 死者的母亲中年丧子,已无法来到现场,父亲连夜从青州赶到了东营。由于经济并不宽裕,他租住在一间每天40元的小旅馆,屋里透不进一丝光亮。他整夜整夜睡不着觉,怔怔地望着封死的窗户发呆,他觉得,那就像他现在的生活,压抑,又没有出路。 2014年12月30日,东营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此案作出宣判:被告人扈强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六个月;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十七年。 宣判后,直播,扈强不服判决提出上诉,而东营市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 改判抗诉后判无期徒刑 此案两罪并罚,判处被告人有期徒刑17年,检察院认为,这个判决结果有失公正,坚决抗诉。 检察官王飞分析,扈强其实是利用了国家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和“教育、感化、挽救”的特殊政策来给自己做个护身符。如果是成年人犯下本案这样的罪行,依法应该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但是他是未成年人不适用死刑,最高只能判处无期徒刑。 “我们根据他主观恶性、罪行的大小决定如何对他进行教育和挽救。”王飞说,从宽是为了教育挽救,从严惩处也是为了教育和挽救他。他的罪行可以说极其严重,连犯了两个重罪。前罪,故意伤害致人重伤,刚刚犯了不到5个月的时间,又故意杀人,时间这么短的情况下,这些都反映他主观恶性非常深,可改造性非常差。这两次犯罪都是因为一些小事,针对的对象都是未成年人,伤害方式都是用刀捅,捅刺部位也都是要害部位,反映出这个人人身危险性比较大。“再加之其作案手段非常残忍,犯案前精心预谋、进行法律规定(咨询)。这些情况一综合我们就认为,两个罪判其17年,量刑明显不当。” 最终,考虑到扈强人身危险性大、可改造性差、主观恶性极深,且死者亲属强烈要求对其从重处罚,日前,法院决定改判扈强无期徒刑。 反思“宽容而不纵容” 每一个“问题”孩子的背后都有着问题形成的复杂原因,在幼年时期,成长环境对孩子的心理健康的形成至关重要,其中涉及父母的教育,也包含社会环境的影响。在对扈强进行调查时,检察官发现,比起母亲的溺爱,其父扈一文对孩子非常严厉,做得稍有不好便非打即骂,每每犯错时,都以粗暴、专制的态度强行制止。现在看来,这样做非但不会使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反而会导致其心理压抑和愤怒。 扈一文不明白,自己从小就是这样被教育的,为什么自己一直平安无事,可儿子却变成了这个样子?在和扈一文的交流过程中,检察官王飞发现了一个特殊的转折点:据扈强的父亲说,扈强初中时,其实是一个学习很好也很乖巧的孩子,但后来一度被同学欺负,甚至想不开吞过安眠药自杀。也就是从那个时候以后,他开始打架、破坏规矩,抵触一切和从前一样的性格。从犯罪心理学角度来讲,这是他从小心理上的缺陷。犯罪者心理上的漏洞,一旦遇到特定刺激的时候,就有可能突如其来地爆发,造成一个让人无法承受的结果。扈强就是这样。 此案的严办,既是给扈强重新树立了法律的威严,更是对其破坏的学校和社会秩序的一种修复。 “宽容,而不纵容”,这是山东省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秉承的原则,法律所庇护的绝不会是想钻法律空子的暴戾之徒。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