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家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地方行政区划出现变动。这一时期异地办学的典型是山东威海和河北秦皇岛,如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分校。 二是20世纪90年代末期,国家高等教育规模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一些地方政府也在寻求新的增长点,并瞄准高新科技。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北大深圳研究生院、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都是在这一背景下出现的。 邢志杰认为,高校异地办学一般由地方政府主动发起,如珠海、威海、深圳等地。地方政府之所以希望引进高校来办学,与城市行政级别提高,希望借助创办高校来提升城市形象、知名度有关。地方也希望引进知名高校后,能为本地培养优秀高水平人才。 对高校而言,异地办学相当于延伸了自己的办学空间,也可将分校、校区作为对外交流的窗口。 不过,不是所有异地办学之路都通往成功。 《厦门日报》曾报道,2012年9月,厦门大学(以下简称“厦大”)开始将漳州校区万余名学生中的8200多人迁回校本部。 漳州校区2003年启用,主要供厦大大一、大二学生使用。但是随着2012年秋天厦大翔安校区建设完成,该校重新调整校区功能,不再有本科生入住。 《厦门日报》称,本科不同年级的两地分居而产生的校园文化、学长学姐引领作用的割裂,以及教学、实验不连贯等等,是厦大下决心将大一和大二迁回本部、并重启“整院制”的原因。 另一个尴尬案例是位于河北廊坊的东方大学城。 公开资料显示,东方大学城是我国第一座大学城,1999年10月奠基,2000年9月开城,累计有70多所院校(机构)在该地办学。 目前,大学城内的入驻院校仅9所,大多来自河北。一些优质院校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短暂入驻后又相继搬走。 多篇公开报道显示,异地办学成本增加、项目建设债务危机等问题,是东方大学城后续发展不顺的主要原因。 固定模式尚未形成 同样是异地办学,为什么有的较为成功,有的却黯然收场? 澎湃新闻梳理发现,30余年来,国内异地办学并未形成固定模式,成败与否,和外部环境、合作双方综合实力、办学方式等方面有较大关联。 外部环境,主要指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地方发展诉求以及相关政策等。例如国内相当一部分异地办学案例,都形成于上世纪90年代末期高校扩招的大背景下。 基于名校在培养人才、提高城市知名度、转化科研成果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地方政府往往也愿意寻求合作空间,提供包括土地、资金等方面的政策支持。 具体合作中,校市双方综合实力成为重要考量。 “强强联合”更有利于异地办学。 这里的“强”,不仅指高校具有优质资源,atv,更要求地方具备较强的综合实力或鲜明的地域特色。例如威海、深圳、珠海等沿海城市,经济实力较强,对高校而言也更具吸引力。 相反,像安徽宣城、河北廊坊、福建漳州这类地市,城市本身综合实力一般,引进高校也寄希望于“以强带弱”,这种情况下往往会出现师资力量不足、留不住人才、资金用地等问题。 此外,在办学方式上,有的分校或校区走上了“独立学院”的道路;有的分校或校区还在致力于向总部靠拢。有的分校或校区正在逐步建立自己的管理体系,在用人、资金使用方面有较大话语权;也有的分校或校区,管理权更多被总部掌握。 尽管这些年国内高校异地办学已取得一定成果,但无论分校还是校区,它们仍面临一些共性问题。 如王景瑞在其硕士学位论文《中国大学异地办学的现状与问题研究》中表示, 多数异地办学的校区都是从零开始。由于缺少大学精神传承的根基,且受多方面因素限制,很难在短时间内具备与本部相对等的底蕴和内涵,导致分校的社会认可度也会相对降低。 在他看来,大学的异地办学校园大多远离主校区,但是时间一长,教师负担加重,高额的交通费用也会加大办学成本。 因此,异地办学的分校师资一般主要立足于独立引进和培养。但这样做,产生的直接后果是主校区与分校的师资整体水平的差距拉大,进而导致分校教学质量与本部院校教学质量的差距逐渐增大。 此外,王景瑞还提到,成熟的异地办学,高校与政府、社会之间都应保持着良好的关系。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