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三星、LG、松下等电池巨头在中国的投资加速,市场争夺战将加剧,电池下游市场将会出现遇冷风险。根据电池行业报告,2016年下半年我国电池产能将会出现总量平衡,但优质电池产能将会持续紧张。 王欣/文 动力电池正在“疯狂”增长。
根据工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到2015年,我国动力蓄电池产业规模已位居世界前三位。 工信部装备司司长张相木曾在1月24日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2016论坛上预判,2015年我国动力蓄电池单体产能有可能接近400亿瓦时,若以2020年生产200万辆新能源汽车测算,未来几年我国动力蓄电池产品能够满足新能源汽车的生产配套要求。 这个数字也并不完全被业内认可。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方建华认为,由于一些商用车仅完成了25%的预期目标,2015年实现400亿瓦时的产能估算过于乐观。 他给出的预测是,动力电池的销售应该保持在160亿瓦时的水平,但是相对于2014年3.67GWh(兆瓦时,10亿瓦时),已增长4倍。 看似蒸蒸日上的动力电池行业,当前却呈现出小、散、乱的发展局面,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严重。 “我国正负极材料、隔膜等关键产品的质量稳定性还不高,蓄电池管理系统集成及控制技术比较薄弱,行业实际、有效的产能并不高,同时我国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行业龙头企业,国内主要的制造装备企业技术优势不明显。” 张相木说,现阶段我国电池行业应尽快解决短期内产品供不应求,系统集成和一致性保障能力薄弱,产品质量稳定性不高等问题。 当前,三星、LG、松下等电池巨头在中国的投资加速,市场争夺战将加剧,电池下游市场将会出现遇冷风险。根据电池行业报告,2016年下半年我国电池产能将会出现总量平衡,但优质电池产能将会持续紧张。 这一预判得到方建华的认同。他认为2016年动力电池产业将会出现结构性产能过剩。“能够被整车企业认可的、被市场认可的、性价比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产能不一定够;那些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的电池,可能会产能过剩。” 三元锂电池被拒
事实上,电池行业结构性产能过剩,正在演变成一场技术路线之争。 锂离子电池包括磷酸铁锂、三元材料即镍钴锰酸锂、碳酸锂、镍酸锂等多种类型,当前国家鼓励多种技术路线共同发展。 但这样做出现的一种现象是,一些没有经过认证的三元电池和一些库存积压电池,也被装车应用,给电动车运行带来了安全隐患。 2015年我国发生多起电动公交车燃烧事故,原因之一就是客车、公交车电池数量多,发生事故的几率较大。 对此,在2016电动车百人会论坛上,工信部明确表示,暂停三元锂电池客车列入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此消息一出,在业内引发广泛争议。 工信部的理由是,三元锂电池比能量高,循环性能好,是未来锂电池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但是在这个领域我国起步晚,用于客车的安全性开发和验证还不够,工信部正在考虑进一步提高新能源汽车产品安全技术门槛,组织开展对三元锂电池客车等车型在现行安全标准体系下的风险评估。 在评估完成前,暂停三元锂电池客车列入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 工信部的这一说法有业内人士表示能够理解。“由于我国客车领域的车型开发周期比较短,一般几个月新车型就开发出来,无法遵循国际汽车行业上通用的正向开发流程。同时国内外的电动客车的相关标准也相对不完善。在这个领域确实存在不安全的因素,因此可以看到,目前国家正在规范行业。” 2月14日,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CATL”)市场总监杨琦对记者表示。 杨琦表示,未来5年我国乘用车电池技术趋势正在转向三元材料。“现阶段,尤其是乘用车领域,只有进一步提高电池能量密度,才能更好满足用户需求。从技术本身讲,如果我国生产和使用的规范都建立起来,三元材料因为能量密度更高,从材料特性来讲,前途更光明。但是,钴属于稀缺资源,全球产能非常有限,恐怕今年下半年到明年初钴会出现供应不足的情况。磷酸铁锂能量密度不那么高,但原料储量丰富,有支撑电动车大规模生产的条件。因此,我认为未来可能会存在两种路线并进的空间。”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