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母乳妈妈之家 用自然的母性来哺育宝贝 arouse the instict in your heart *本文已经得到虾米妈咪版权,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本人,谢谢合作!
点击标题下方的 儿科医生妈妈 可以快速查看超过300篇原创育儿科普文章 教你快速看懂血常规报告 新浪微博网友提问:8月龄孩子昨夜发烧,今下午最高体温39摄氏度,服用对乙酰氨基酚退烧,带到医院检查了血常规,医生开了头孢、**口服液等药物,但我觉得可能不是细菌感染,不愿用抗生素......麻烦您看下报告单...... 虾米妈咪: 总是有家长截图化验结果和药物给我看,有时候我真不知道该怎么答复他们。我一直认为,家庭护理是需要家长掌握的,诊断治疗是需要医生把关的,医患关系被媒体渲染得过于恶劣,我实在不想在伤口上撒盐,但个别同行对疾病甚至化验结果的解读实在也令我无法淡定。 今天先与大家谈一谈怎样简单看血常规报告。 血常规的报告单上会有很多项目,但不是所有项目都需要家长们做深入研究的,以下几个基本项目大家可以大致了解一下。 1、血红蛋白测定(Hb)——判断贫血的常用指标 WHO贫血诊断标准:6月龄~5岁:Hb<110 g/L,5~12岁:Hb<115 g/L,12~15岁:Hb<120 g/L。 海拔每升高1000 米,Hb上升约4 %。感染疾病期间,Hb通常会有所降低,如果怀疑贫血可考虑在疾病痊愈后复查。 如果Hb确实明显低于参考值,医生会结合其他指标或检查,考虑判断是否存在贫血,是何种类型的贫血,并实施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2、白细胞计数(WBC)和中性粒细胞比率(N%)——判断细菌或病毒感染的常用指标 白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血常规中的白细胞计数是指血液中白细胞的总数,而白细胞分类计数是指各类白细胞的数量和百分比。 简单判断病毒还是细菌感染可以看白细胞计数(WBC)和中性粒细胞比率(N%)。如果有感染症状,WBC和N明显增多,判断可能存在细菌感染,WBC正常或低于正常值,判断可能存在病毒感染。 不同年龄段孩子的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率等在发生变化:新生儿期WBC约为15~20×109/L,婴幼儿期WBC维持在10×109/L左右(3月龄:6~18×109/L;6月龄~6岁:6~15×109/L),且白细胞分类以淋巴细胞为主,直至7岁后白细胞分类与成人(中性粒细胞占50~75%)接近,8岁后WBC接近成人(4~10×109/L)水平......不能拿成人的标准参考值来衡量婴幼儿。 婴幼儿WBC>15×109/L,N%>80%,通常可考虑明显的细菌感染,但严重的细菌感染也会造成WBC的降低,所以判断细菌或病毒感染还要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指标。 3、C反应蛋白(CRP)——判断感染严重程度的常用指标 C反应蛋白(CRP)被认为是急性炎症反应快速、敏感的标志物之一。CRP在炎症反应的数小时内血浆浓度急剧上升,2~3天左右达到高峰,病情恢复后逐渐下降恢复到正常,因此也被看作为有无感染等疾病的活动性指标。 CRP正常参考值为0~10mg/L,在细菌感染时明显升高,病毒感染时不升高或仅轻度升高。此外,应激也会出现CRP的升高。 CRP也只是在一定程度上提示了感染的严重程度,具体判断还要是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指标。 4、血小板计数(PLT)——反映凝血功能的常用指标 血小板主要反映了凝血功能。如果血小板明显减少,考虑存在凝血方面的问题,医生会根据情况考虑做进一步检查诊断。 提示: “↓”或“L”提示结果低于参考值 “↑”或“H”提示结果高于参考值 血常规一般采用末梢血(指尖血),采血前避免剧烈运动。 重要提醒: 出现发热等症状的24小时候后再行血液检查,这样才较有参考价值。 千万不要先行服用抗生素类药物,以免影响血液检查的结果误导诊断。 通过观察一般状况和精神状况来判断疾病严重程度较为可靠。 是否需要使用抗生素,还是要根据病史、临床表现等,结合其他检查决定。 回复部分家长的提问: 1、白细胞特别高也不一定是细菌感染,如淋巴细胞显著增多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2、嗜酸细胞绝对值和百分率明显增高,考虑存在有过敏 此文完结于2012年12月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