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台开奖现场直播 j2开奖直播报码现场
当前位置: 新闻频道 > 民生经济 >

邓海清:房地产投资不会大幅下滑 明年经济增速或在6.7%以上

时间:2016-12-25 12:23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www.wzatv.cc 点击:
专访九州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房地产投资不会大幅下滑明年经济增速或在6.7%以上 本报记者 周潇枭 北京报道 对于2017年经济形势,判断有分歧。不少分析认为中国潜在经济

  专访九州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房地产投资不会大幅下滑明年经济增速在6.7%以上

  本报记者 周潇枭 北京报道

  对于2017年经济形势,判断有分歧。不少分析认为中国潜在经济增速已经下降,2016年依靠较大力度稳增长政策得以维持在6.7%的增速,2017年经济仍将惯性下滑

  也有相对乐观的判断,九州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就是其中一位。近日,邓海清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表示,城镇化和消费是推动中国经济稳定的核心力量,2017年经济增速在6.7%以上,经济增速不会继续下滑。来年原油价格有望走高,通胀压力值得担忧。当前政府对地产调控的坚定态度,明年一二线城市较大可能会增加供地,进而使得房地产投资趋于稳定。

  明年经济增速不会下滑

  《21世纪》:如何看待今年中国经济增速企稳,今年年初大家普遍预计经济会下滑,2016年经济企稳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是经济内生动力增强吗?

  邓海清:今年经济增速能够企稳,内生增长动力和稳增长政策均有作用。

  主要的原因有几个方面:第一,消费仍然是支撑经济的重要力量,从支出法GDP看,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持续提高;第二,atv,去库存末期,库存低谷下工业非理性去库存对经济拖累下降;第三,房地产库存去化,地产、汽车销量提升带动投资回升,最终拉动经济增长;第四,供给侧改革带来工业品价格企稳,稳定企业信心。

  总体而言,"城镇化+消费"仍然是推动经济稳定的核心力量,供给侧改革对经济增长的稳定也有重要意义。

  《21世纪》: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到经济要保持在合理区间,说稳是大局,又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主线,如何看待稳增长与结构性改革的关系?

  邓海清: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显可以看到,中央的政策基调仍是"稳中求进",稳定是供给侧改革推进的最重要前提,经济稳定增长是结构性改革工作开展的总体前提和目标。

  从经济增长角度看,中国的居民收入增速仍然较快、居民收入水平刚刚达到中等偏上水平,需求侧仍有巨大潜力,但目前供给侧较为落后,难以满足消费升级的需求,导致经济因为结构性问题出现整体增速下滑。结构性改革有助于市场实现较快出清,淘汰落后产能,较快建立符合需求侧需要的产能供应体系,有利于经济在较高水平上的稳定增长。

  《21世纪》:明年经济增长合理区间大致是多少,经济增速是否会继续下滑?明年从需求端来看,有什么变化?房地产、汽车等重要领域的投资消费,是否会有明显变化?

  邓海清:明年经济增长的合理区间应当在6.7%以上,经济增速不会继续下滑。

  从需求端来讲,明年的出口可能是最大的亮点。人民币近两年出现较大贬值,有助于提升中国商品在全球的竞争力。而2016年四季度开始,发达国家经济呈现出明显的改善势头,发达国家的经济好转对出口的提振潜力不可低估。

  从地产和汽车角度来看,中国的大城市化才刚刚拉开帷幕,消费即使暂时性有所下滑,但在土地投资增长的带动下,投资将仍维持在一定的水平。消费升级阶段,我国汽车消费也有望继续维持较高增速。

  《21世纪》:11月份,PPI超预期同比增长3.3%,通胀预期有所抬头。来年CPI、PPI走势如何,通胀是否值得担忧?宏观政策方面,尤其是货币政策方面,该如何把握?

  邓海清:来年CPI、PPI增速仍将维持在较高水平。

  近几个月以来,PPI迅速转正,并在3个月内反超CPI,上升到3.3%的超高增速。由于目前原油出产国开始限产,原油价格持续走高,工业品价格的上行对CPI的传导必然会出现。叠加2017年农业供给侧改革开始成为中央政策重点,通胀压力仍然值得担忧。

  在货币政策方面,我国货币政策对于通胀的敏感度超高,通胀上行的担忧会抑制货币放松,货币政策将更加偏于中性。

  房地产投资不会大幅下滑

  《21世纪》: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重点提到的建立健康的房地产市场,提到要建立长效机制,明年房地产市场会有什么变化?

  邓海清:从本次会议看,关于房地产的调控政策是一大亮点。房地产调控起起落落十几年,都没有抓到中国房地产问题的关键,atv,而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说到了点子上,中国房地产问题有望得到根本解决。

  中国房地产问题本质上是"资源过度集中于一二线城市导致购买力向一二线城市集中"(决定需求)与"限制人口流入、严格限制土地供给政策"(决定供给)之间的矛盾,此次中央工作会议首次提出"特大城市要加快疏散部分城市功能"(解决需求)、"房价上涨压力大的城市要合理增加土地供应"(解决供给),抓住了房地产问题的关键。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