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上市公司比拼:北上深瓜分四分之一,厦门、绍兴、台州、嘉兴表现亮眼 天津、重庆这两个城市近年来经济的高速增长,是仰赖一系列的大项目、大投入而形成的增量,但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这些城市的市场化程度、民营经济和资本市场的培育方面仍有较大差距 记者 林小昭 曾纯之 中国哪个城市的上市公司数量最多,哪个城市拥有更多的上市“后备军”?这不仅影响各个城市的资金流向,也最终影响到一个城市的GDP。 北上深遥遥领先 《价值线》杂志日前发布的《2016中国城市资本竞争力排行TOP 50 》显示,截至2016年10月31日,中国A股市场共有2955家上市公司,分布在全国274座城市中,其中有278家注册在北京,231家注册在上海,深圳有220家,前三城的上市公司数占全国上市公司总数的四分之一。 京沪两大直辖市作为强一线城市,是中国最具辐射力的两大中心城市,不仅拥有大量央企、大国企,不少民营企业在公司发展壮大后也将总部迁至京沪。其中,北京因为中关村和科技创新从2015年起在上市公司数量上首次超过上海,名列第一,并且不断扩大领先优势。 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更为突出的城市,未来的上市公司数量优势将更加明显。位居第三的深圳也相当耀眼。虽然无论是城市经济规模还是人口规模都与京沪这两个强一线城市有较大差距,但在上市公司数量方面,深圳却紧咬京沪,达到了220家。此外,目前在证监会排队的806家拟上市企业中,atv,深圳最多,达到了77家,占近1/10,这也反映了未来深圳上市板块的巨大潜力。 南方民间智库副主席、广东省体改会副会长彭澎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深圳靠近深交所,聚集了大量的PE、基金等金融机构,产业结构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成长快,也更容易得到机构的垂青。 从数量上看,北上深的上市公司数量都超过了200家,其他城市没有一个超过100家大关。排名第三的深圳(220家)是第四的杭州(95家)的2倍多。可见北上深作为第一军团,跟第二军团甩开了遥远的距离。 深圳之后,第四名至第十名城市的A股上市公司家数分别是:杭州(95家)、苏州(85家)、广州(76家)、成都(62家)、南京(57家)、无锡(55家)、宁波(53家)。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一个城市上市公司数量与当地的区域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但这并不是说经济总量越大,上市公司就一定越多。例如,虽然近些年来苏州、无锡、宁波这几个外贸明星城市GDP增速相对较慢,GDP排名在后退,但这些城市无论是上市公司数量还是上市后备企业都比较靠前。 这其中,苏州的GDP总量近年来先后被天津和重庆超过,退居全国第七,但上市公司数量达85家,稳居全国第5,并且后备上市公司也达到了28家,位居全国第6。 十年前无锡和宁波GDP总量分列全国第9和第11,现如今两个城市退居第14和第16。但在上市公司数量上,无锡和宁波分列第9和第10。后备上市公司也分别有26家和20家。 这也说明,尽管这些外贸明星城市近年来出口受阻,人力、土地等各种成本上升压力加大,经济增速放缓,但这些城市的市场化程度更高,民营经济发达,资本活跃度更高。此外,这些城市目前正在积极进行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新兴产业正在加快发展。 相比之下,一些经济总量较大的特大城市,上市公司数量位次却比较靠后。例如,近十年来,天津和重庆凭借工业的快速发展,经济也高速发展,GDP总量先后超过了苏州,位居5、6位,并紧逼广深。但在上市公司数量位次方面,这两个城市都在十名开外,都只有42家,仅为苏州的一半不到。在后备上市公司数量方面,重庆有13家,天津有9家,位次都比较靠后。 这是因为,天津、重庆这两个城市近年来经济的高速增长,是仰赖一系列的大项目、大投入而形成的增量,但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这些城市的市场化程度、民营经济和资本市场的培育方面仍有较大差距。
厦门、绍兴、台州、嘉兴表现亮眼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