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穗证劵亚洲公司董事总经理、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建议,中国应该成立一个超级央行,超级央行行长统管整个金融,地位相当于副总理。这样一个中国的央行行长出去都是副总理,财长央行会议上有什么决议,财长就能拍板决定了。 沈建光是在莫干山举行的“中青年改革开放论坛”上发表这番讲话。 沈建光指出,在法律上,中国人民银行不是货币政策的决策单位,它是建议和执行单位,货币政策决定权是在国务院,国务院有分管的副总理,atv,一个副总理管金融,一个副总理分管发改委,一个副总理是分管财政部,还有一个副总理是分管人民银行,其实中国的决策体制是非常分散的。 沈建光的观点延续了今年以来市场关于金融监管体系改革的讨论。随着去年股市“异常波动”和P2P等金融创新的迅猛发展,市场越来越感觉到现有的一行三会监管体系的有效性正在减弱,金融监管体系改革日益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今年4月,香港信报原因消息人士报道称,中国监管机构改革计划最早或6月宣布,目前暂定仿照英国超级央行模式。央行行长将作为副国级官员,央行下设金融管理局,负责三会、外管局政策协调及三会监管。 不过,市场对于超级央行仍存在较大的争议。香港金融发展局成员,招商局集团、招商银行原董事长秦晓在最新一期的《中国金融》撰文表示,中国金融监管体系重构路径可以首先排除单一超级央行模式。对于这一争议,沈建光认为超级央行的改革势在必行,直播,他给出了三个原因: 一、混业经营是大势所趋。现在大资管行业就是把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其实都打通在一起了,监管依然停留在多头监管是跟不上节奏的。 二、很多风险从源头上讲都是监管错位的问题。P2P和场外配资,都是最开始没人管,放任它发展,最后出了问题才开始收拾。 三、金融创新有部门利益之间协调的困难。保监会要考虑保险公司的发展,银监会要考虑银行的发展,央行跟他们是平级的话就很难协调,但是央行要作为最后的担保人,还要造成宏观效应的叠加,最近房地产市场的上涨跟这个监管框架也有关系。 沈建光还建议,把发改委和财政部合并起来变成一个超级海外概念的财政部,也是一个副总理主管。因为发改委在中国实力很强大,我当时起名叫发展财政部,简称发财部。 以下为沈建光讲话全文,来自新浪财经: 中国监管体系的讨论,其实我也一直在追踪,我今天演讲的题目就是《中国金融监管新框架》。大家都知道,美国财长在政府序列当中的地位是非常高的,而且这个财长基本上对财经问题的主导权很大,全球基本上发达国家都这样,央行行长也是非常有权力的,包括决定利率,都是央行自己决定的。但是中国的情况,整个经济决策的框架跟海外是很不一样的。 在法律上,我们的人民银行不是货币政策的决策单位,它是建议和执行单位,货币政策决定权是在国务院,国务院有分管的副总理,一个副总理管金融,一个副总理分管发改委,一个副总理是分管财政部,还有一个副总理是分管人民银行,其实中国的决策体制是非常分散的,当时我提了一个大胆的设想,叫超级央行的概念,就是关于今后中国大部制改革的一个大胆的设想。超级央行行长可能就统管整个金融,地位相当于副总理,另外,建议把发改委和财政部合并起来变成一个超级海外概念的财政部,也是一个副总理主管。因为发改委在中国实力很强大,我当时起名叫发展财政部,简称发财部,这样一个中国的央行行长出去都是副总理级的,那么在G20,财长央行会议上有什么决议,财长就能拍板决定了。 关于金融框架改革,现在有三种可能性。有一种可能性就是超级央行的体制,当然超级央行现在有很多争议,也有很多反对声音,我想就这几个问题,对照以前的思路做了一个大胆的猜测。 为什么说改革势在必行? 我们看到混业经营是大势所趋,现在大资管行业就是把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其实都打通在一起了。整个混业经营情况是非常典型的,包括最早是平安,一个集团里面什么都有,包括银行、证券、租赁、保险、基金,后来还有信托等等,像这种框架,企业对口的监管是四个部门,人民银行、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这种情况下你怎么进行监管? 现在看到的光大集团,包括银行业在控股保险公司,保险公司控股银行,大资管,很多金融机构体系都是打通的,分业监管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说我们看到这几年来大的风险,包括钱荒,影子银行大规模发展,股灾,这都是有矛盾的体现。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