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人社部数据,2015年,有2316万人参与企业年金计划。这意味着,缴纳职工养老保险的人中仅有6.5%拥有第二支柱;多数人退休后的收入主要还是政府提供的基本养老金。 为什么企业年金没能做大?首都经贸大学劳动经济学院教授朱俊生认为,如果不实质性降低第一支柱的缴费水平,再怎么提供税收优惠,投资收益率再高,都不足以给企业充分动力来建立年金。 企业年金的发展还受制于税收条件。 401(k)是美国著名的企业年金计划,其字面意思是1978年《国内税收法》新增的第401条k项条款,美国的养老金政策往往跟随着税法的变动而出台。中国的税制还没有定型,未实行综合所得税制,征信系统也有待建立,人们的收入来源不透明,投资后不交资本利得税,企业大量筹集发票冲销避税。适用于国外的企业年金税收优惠政策,在国内的激励效果会打折。 企业年金被戏称为“富人俱乐部”,在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现实下,这顶帽子难以摘去。 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副秘书长齐传钧表示,即使给了税优,高收入群体更能从中受益,大部分老百姓还是应付眼前的生活。“如果只是把少数人的年金资产额做大,社会会陷入分裂。” 齐传钧指出,应并行建设第二、第三支柱。 强制缴纳的职业年金将覆盖教育卫生等12个行业,一旦建立,参与人数或达到3700万人,将一举超越已经建立十余年的企业年金。所有国民自身也应当有第三支柱的个人养老金账户,定期存入养老资金,享有免税待遇。同时,企业年金和个人养老金的两个账户应打通,员工在离职后能将此前累积的年金转移到个人养老金账户中,以免下一个雇主不提供企业年金计划,从而发生损失。 典型的养老金第三支柱是美国的IRA制度,由政府提供税收支持,个人自愿参与。 在这一制度下,个人每年可将一定额度的资金存入账户,并自主、灵活地配置资产,在缴纳、投资或领取环节享受一定的免税政策。因其面向所有纳税者,自谋职业和所在企业不提供第二支柱的员工也能参与进来。 截至2015年年底,IRA总资产达到7.6万亿美元,成为美国最大的养老金计划。 养老金融50人论坛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董克用认为,由于年长者还没有开始向二三支柱存钱,三个支柱的比例只能逐渐变化,第一支柱渐渐缩小,第二支柱慢慢扩大,第三支柱赶快建立。“一二三支柱最终的分担比例理想是4∶3∶3,整体的替代率达到70%-80%。” 强制公积金设想 建立完整的多支柱体系需要时日,短期内是否有方法撬动二三支柱的发展? 越来越多学者提出制度合并的建议,即将“五险一金”中的住房公积金与企业年金、个人养老金整合,三者均为产权清晰的个人账户。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是制度整合的倡议者。他认为,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住房公积金这“三金”都具备补充养老的功能,合并后能为实体经济减负降税,减轻雇主和雇员负担,并且做实做大做强第二支柱养老金。 在他的设想中,这“三金”未来可整合为“强制公积金”,回归世界通行的年金制度。 中国目前的企业年金经常被称为“中国版401(k)”,在缴费、税前抵扣等环节确与美国的制度有相似之处,但中国的企业年金仅有养老一项功能,且只能在退休后领取。而合并后的“强制公积金”也可用于租房、医疗和子女教育,但必须是在参加者经济困难时才能支取;同时还允许发放比银行利率稍低一些的商业贷款用以买房。 上世纪90年代,住房公积金制度配合住房市场化改革推出,用以提高福利分房取消后员工的购房支付能力。当前,城市商品房普及,住房公积金完成了最初任务,随着房价持续上涨,其原有的保障功能慢慢退化。 董登新认为,合并为强制公积金后,能使资金“放在更宝贵更重要的位置去积累”。 不过,企业和员工是否有积极性建立“强制公积金”是这一设想的最大未知数。住房公积金可通过买房、租房、装修等渠道提取,企业和职工的缴费热情高,剩余“五险”则受到冷遇。 齐传钧认为,若要进行制度合并,将住房公积金制度和待建立的养老金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账户打通,相对而言是更优的制度安排,人人都可以享有,且不受企业因素的影响。 制度合并的办法实质上绕开了对基本养老金“动刀子”的难题,借助外力实现对二三支柱的积累。但对基本养老金的问题仍无法回避。 当前,中央每年对支付困难地区进行大量的转移支付,而宽裕地区的养老基金同时面临巨大的贬值风险。 在郑秉文看来,提升制度效率迫切需要提升统筹层次。全国上千个统筹单位中约有三分之一不能参与投资,造成巨大浪费。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