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风田认为,这几年种粮大户补贴力度不断变化,不利于培育稳定的种粮大户队伍。应该确定一个稳定的保护、补贴措施,并继续提高扶持力度,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平稳、积极地经营农业,夯实国民经济运行根基。 春耕生产事关全年。为破解“丰产却不增收”的困境,保护好农民种粮积极性,基层建议继续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王翠芬说,自己租种的地有一些田间道路仍然较差,进不去大型机械,大大影响了农业生产经营,也增加了用工成本。“但是自己很难有能力去做修路、架电等基础设施工作。” 高密市农业局副局长孙建波表示,跟往年相比,用工越来越贵,虽然机械化越来越高,但也难消解。“缺水、旱情已经严重影响到农业生产,希望国家增加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多多改造发展旱能浇、涝能排的良田。也包括水、电、路的建设,减少农民特别是新型农业主体用工成本,继续提升机械化水平。” 完善粮食价格增长或稳定机制。山东省委农工办原副主任刘同理建议,推动粮食最低收购价格和临时收储政策改革,发展目标价格保险、目标价格贷款等市场配套政策,有效利用国际市场,推动储备调节从单纯干预价格向供求关系的调节转变。 陕西省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王建康说,据开奖直播了解,由于粮价不高,最近一些地方已经有农民从玉米改种经济作物了。粮食作为特殊商品,涉及国家安全,应当充分保护农民特别是种粮大户的积极性,发挥好粮食补贴的作用。 注重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抓住农业转型有利时机,进行农业结构调整。王跃龙等期盼国家玉米具体相关政策、细则尽快落地,确保玉米价格变化能够真正引导结构调整。同时希望变化后的玉米价格和大豆价格比价关系合理,真正建立“以市场为基础、以价格为导向”的种植结构调整制度。 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蒋和平建议,面对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紧迫繁重的任务,各地需以“坐不住、等不起”的工作状态,主动深入农民家里调研指导,共同谋划好“种什么,怎么种,卖给谁”等问题,回应农民关切,解决农民难题。如把国家玉米政策向农民讲清楚,帮助农民从根深蒂固的“玉米依赖”中走出来,使其种植结构更加适应市场需求。 (本版稿件除署名外,均由记者姜刚、张志龙、王建、陈晨采写)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