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独有偶,华中某券商固定收益分析师也告诉记者,债券牛市期间,参与机构普遍会把杠杆加足,而当资金面边际上出现轻微变化时,就容易形成较大的冲击。“今年银行理财、委外、公私募资金管理规模上得很快,股市赚钱效应不强而商品市场容量有限,大量资金还是涌入了债市,助推了债市的杠杆水平。”该分析师告诉记者,在债市出现暴跌的情况下,不少高杠杆产品所受影响不小,但也有不少机构在11月前已抽身。 债券市场剧烈调整,风险点便逐个爆发。货币基金“添堵”也成为不争事实。“现在货基的压力的确很大。表内表外资金为了满足流动性需求,会去赎回一些货币基金和债基。而后假使流动性继续紧张,银行等机构收缩委外等表外规模,那个时候对于货基和债基的冲击会更加明显。”国内一家城商行理财部门负责人称。 国信证券(002736,股吧)宏观固收首席分析师董德志认为,为应对备付要求,近期银行开始赎回货币基金,导致货币基金减持存单,存单利率上行,当存单利率上行超越货币基金收益率后,银行已经不再拘泥于只为备付而赎回货基,而是为套利赎回货基,购买存单。 “这样形成一个怪圈:‘存单利率高—银行赎回货基去买存单—货基抛售存单—导致存单利率更高—银行继续加大赎回’,如此一来,短期利率高企,并引发资金利率恶性循环高涨,进而使得长期债券出现调整。”董德志称。 不过,也有市场人士认为,银行的赎回对货币基金造成的影响可控。“今年下半年以来,各大商业银行存单的量比较大,而且收益也还不错,大家也会拿钱直接去买存单,银行本身是不大缺钱,只是在二级市场上流通的资金变少了。”前述固定收益交易总监告诉记者,其个人认为继续出现巨额赎回的可能性不大,而各大公募基金也会有相应的应对措施,风险故而可控。 资金困局 除了去杠杆引发的冲击,也有市场人士认为,资金面的紧张、表内表外资金“争抢”流动性也是债市暴跌重要原因。 “理财和委外运转的速度比表内资金要快,这会导致货币流速增加,直播,货币乘数变得很高。加上表外监管相对缺失,表外资金和表内资金共同争抢有限的流动性,造成金融市场系统性的脆弱。”上述城商行理财部门负责人分析称,在系统性脆弱的整体背景下,资金面紧张之时,债券市场受到的冲击会十分明显。 12月15日,市场资金面在消停了两周后,再度拉响“紧报”,而从资金利率来看紧张程度似乎超过了11月末及12月1日的地步。 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hibor)全线上涨,但波动幅度并不剧烈。隔夜品种走高1.1个基点至2.311%,7天期品种上升0.6个基点至2.505%。而对资金需求反应更为灵敏的交易所回购利率则飙涨。其中沪市隔夜品种收益率早盘触及16%,深市隔夜品种涨至12.52%,远远超过了两周前的资金价格。另外,当天沪市2天期品种、3天期品种分别触及8.3%、5.65%的高位。 相比交易所回购的疯狂,银行质押式回购的情况相对平稳。国内一家中小型农商行内部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称,资金紧张的时候,他们采取的应对策略是隔夜拆借,通过抵押利率债等品种,反复滚动拆借。“基本还能应对,但有时候资金走高的时候,也有些压力。” 国开证券分析师杜征征表示,近期,受经济短周期企稳、通胀反弹超预期、汇率承压、脱实就虚现象并未根本性缓解的因素影响,央行货币政策稳中趋紧,资金面紧平衡甚至偏紧的情况是常态。且资金价格仍将在央行去杠杆过程中有所提升,前期的资产荒已经逐步转为资金荒。 面对债市的剧烈调整以及市场资金吃紧的局面,央行公开市场适合净投放逾千亿资金。上午,央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2450亿元逆回购操作。鉴于当日1000亿逆回购到期,央行在公开市场实际净投放资金1450亿元。与此同时,业内也有传闻称,央行还对一些机构进行了窗口指导,比如要求银行不要收缩对非银机构的融资。 光大证券(601788,股吧)徐高认为,债市调整非债灾。徐高称,央行只是想通过对杠杆投资者的“小小惩戒”来促使债市有序去杠杆。搞出类似去年股灾那样的“债灾”,又或是让钱荒再卷土重来,都绝对不是央行的目标。所以,相信在短期内央行就会加大流动性的投放来平抑当前的紧张局面,避免事态过度恶化。 央行调控之后,市场的悲观情绪得到释放。截至收盘,多数国债期货品种打开跌停,且资金利率出现回落。沪市隔夜回购利率从最高16%跌回2.69%、深市隔夜品种跌回3.2%。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