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于上半年的平静,2016年下半年,有关部门祭出重拳,大力强化理财市场监管。7月,《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理财新规”)下发,银行理财市场被认为迎来了史上最严的理财新规;此后,关于对表外理财计提风险资本、将表外理财纳入MPA广义信贷考核的传闻不断;近日,最新的《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指引(修订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指引》)出台,直指表外业务。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我国银行理财监管政策逐步趋严,这与今年整个金融市场“去杠杆、防风险”的主线一致,且这一监管思路还将在未来得到延续。专家表示,从短期来看,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会对此前快速发展的表外业务等加以限制;长期而言,银行理财市场自此进入转折期,未来发展将进入一个更规范、健康、精细的阶段。 最严理财新规加码风控 今年7月,银监会下发理财新规,对银行理财业务进行严格监管。相比于2014年银行理财管理意见,理财新规有诸多看点。 首先,理财新规将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划分为基础类和综合类,并规定商业银行满足资本净额50亿元以上,3年内无严重违法违纪、无内部管理导致重大案件等条件,且非首次发行的银行才能发行综合类理财产品。该项规定最直接的影响是导致大量中小银行无法发行综合类理财产品,只能投资货币工具和固收债券等基础类产品。 “综合类产品中非标资产投资收益率较高,是中小银行理财资金的重要投向之一,开奖,中小银行原来可以通过提高收益率参与银行理财市场竞争,此规定的执行将导致中小银行理财产品需求下降,有望改善中小银行理财产品发行规模增长过快、投资品种风险偏高的现状。”东方金诚金融业务部总经理徐承远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其次,理财新规限定银行理财投资非标资产只能对接信托,不能对接资管计划等其他通道。该规定一方面有利于降低多层通道嵌套等问题造成的监管不足,多层嵌套的资产通常信息质量较差,隐藏的风险较大;另一方面,信托的风控标准通常高于基金子公司、券商资管等通道,体现了降低银行理财监管难度和控制风险的要求。 同时,理财新规明确禁止发行分级理财产品,虽然目前此类产品数量占比并不是很高,但分级产品通过放大杠杆流入债市也会加大监管难度,增加风险。此外,理财新规禁止对接本行信贷资产及其收益权、禁止投资的非标准化债权资产、非上市企业股权及其收(受)益权的到期日晚于理财产品到期日、禁止本行托管其发行理财产品、计提风险准备但不能用于刚兑、信息定期披露等规定,均体现了提高透明度、加强风险防控的监管思路。 《指引》直指表外业务规范 继理财新规之后,近日,银监会就《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指引(修订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直指表外业务。该征求意见稿对2011年发布的《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指引》进行了较大的修订和完善,将商业银行表外业务范围从担保类和承诺类扩展到担保承诺、代理投融资、中介服务和其他等业务类型,弥补了原指引对新兴表外业务的监管不足。同时,《指引》新增表外业务管理治理架构,强调商业银行按照全覆盖、分类管理、实质重于形式、内控优先、信息透明的原则,建立健全表外业务风险管理体系。 “《指引》提出了表外业务资本计提的要求,意在加强表外业务的资本监管,通过资本充足率监管指标约束商业银行表外业务行为。”徐承远表示。 专家认为,《指引》体现了近年来监管机构对于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视,与9月落地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指引》一脉相承。 此外,此前央行MPA调控传闻,即从2016年三季度起,将调整广义信贷测算口径,将表外理财业务纳入“广义信贷”测算,意在缓解银行机构将表内资产腾挪至表外,这对加强表外理财资金监管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专家认为,由于MPA作为央行对银行机构的一个评价体系,将表外理财纳入“广义信贷”统计口径,也有利于加强对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管理。 市场发展将趋于理性 由于监管政策集中于下半年出台,部分政策落地实施仍需时间,但其对银行表外理财业务等构成的冲击力已逐步显现。 从理财新规来看,由于对商业银行发行综合类理财产品设置较高准入门槛,众多中小银行将由此失去资格。专家认为,atv,此类银行在该措施落地之前,具有较强动力提前发行,有望带动中小银行理财产品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