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深夜,北京某信托公司的职员小张还在办公室焦急等待客户能抽空回他电话。时至年终,他全年任务量完成还没有着落。据这家信托公司的一位部门主管估计,今年全公司能够完成任务的团队只有三成。 这事实上是信托行业整体现状的缩影。 从2007年开始,历经多次整改的信托行业步入发展的快车道。在两轮加杠杆的潮流中,信托行业抓住融资业务高速增长周期,行业资产规模从9000亿元,到迈过10万亿元大关,仅仅用了6年时间。而目前,信托行业已成为一个拥有17万亿资产规模的庞然大物。 然而近一年多来,融资类业务这个信托业传统的利润发动机却生锈老化,业务增量和利润水平双双下滑。费率一度高达3%以上的项目所剩无几,更多项目仅能创造1%乃至更低的利润率。 2016年第二季度,全行业实现经营收入281.43亿元,同比下降10.4%,2016年2季度信托全行业实现利润总额199.43亿元,较去年同期水平下降10.39%。2016年2季度末,信托全行业管理的信托资产规模同比增长8.95%,自2010年以来信托资产同比增速首次跌至“个位数”。 这自然有全社会融资成本普遍下降、融资需求减弱的宏观因素,但更多还是与信托业经历高增长时期累积了大量风险,需要重新审视风控体系、主动收缩业务有关。 这个曾经更多靠“资金掮客”实现野蛮生长的行业,需要重新找回自我定位。 神话终结 “今年任务量到现在还差挺多。”这是小张从某信托业龙头跳槽之后的第二年,而这个年底“冲任务”似乎比以往更不好应付。 经济观察报了解到,小张所在的公司分派每个业务团队全年的最低任务量为2000万元,这在信托行业不算高,而这样的任务量在往年有70%~80%的团队都能够完成,但是今年,能够完成任务的团队只有30%~40%。 华中地区一家信托公司的高管向记者讲述了类似的状况,这家公司分配给前端团队的任务量比上述更高,但由于前端业务人员创收减少,业务人员今年平均收入水平要比往年缩水两到三成。 从2007年银监会主持修订的《信托公司管理办法和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颁布到2013年末,信托资产规模迈过10万亿元大关,6年增长了10倍。到2016年2季度,已突破17万亿元。 在过去几年的高速发展时期,多数信托公司对于一线业务人员的激励采取了令人艳羡的一些模式,确实也造就了一批信托新富,信托公司同时得到超额回报。 根据信托行业通行算法,信托公司做前台业务信托经理收入构成为底薪加绩效奖励。“绩效奖励跟着业绩走是常态,比如一个团队一年为公司至少创收2000万,那么除底薪外,团队的平均收入就是其中的8%到12%左右,也有拿到15%这样的。业务人员平均收入大概在50万到200万之间,平均水平大概在50万往上”,前述华中某信托公司高管告诉经济观察报记者。 虽然具体指标有所差异,但多数信托公司的计算方法与此类似。 按照信托行业以往的运作方式,在提供给投资者的收益之外,信托公司的收入由手续费构成,该笔费用往往要求能够覆盖单笔项目的风险防控要求,以房地产企业项目为例,小张所在的公司将该风险系数确定为3个点,即在信托产品提供的收益率之外,信托公司收费为3%。“比如给到投资者9%的收益,如果客户是一家中小房地产公司,在市场上所能够承受的成本在12%~15%;同时结合的项目具体情况,开奖,如果企业实力、项目地段、抵押物等条件可观,那么信托公司收取的管理费可能就会低一点,大概在1.5%到2%之间;再加上销售环节费用,加起来大概3个点。”北京某信托公司部门主管表示。 换言之,信托公司会根据企业所能承受的融资成本对之进行定价,在覆盖风险的前提下,部分高成本项目往往能够给信托公司带来相当丰厚的收益。 在西部某信托公司高管看来,融资类信托创收的高点在2012年前后。从2009年之后,伴随两轮加杠杆推升社会融资热情,信托融资业务也顺势而行。不过在进入2013年之后,信托报酬率进入了一个逐步下滑的通道。 经济观察报从多家信托公司了解到的当前情况是,小公司、高成本的项目正在逐渐被信托公司舍弃。作为传统的较高收益类项目,房地产信托的门槛越来越高,前述能够达到3%、4%费率水平的项目正在被一些信托公司舍弃。对于资本实力相对更强的公司,其融资成本更低,信托公司的议价空间则更弱。“现在能有1个点就不错了,原来按净资本管理办法,我们的净成本也得1.5%,所以原来我们按一般规则至少达到1.5%,现在连1.5%都守不住了”,这位高管说,目前这家公司信托报酬基本在一个点之内。“不说房地产,其他的工商企业那就更低了,2011年、2012年大概1到2个点,现在也就千五千六的水平,超不过千八。”前述信托高管说。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