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玉米市场化程度的提高,玉米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将会得到更好体现,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接轨也将成为趋势。此外,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不断加强,实体企业风险管理需求大幅提高,这为期货市场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今年国内外都是增产态势,玉米价格下行仍然是大趋势。”有业内人士分析称,今年9月份以来华北产区玉米价格连续下跌,尤以山东地区跌势最为明显,速度最快,其价格一周内已累计回落40元/吨—80元/吨。展望后市,随着新玉米逐渐增加,atv,深加工企业开工率也开始陆续恢复,但受制于终端消费偏弱以及生猪存栏仍处于恢复阶段,玉米整体需求上升幅度或有限。在新季玉米大量上市以及政策粮源持续释放的双重供应压力之下,华北玉米供大于求格局短期难以改变,玉米价格跌势基调确立。同时,华北玉米价格率先下跌或预示国内玉米价格下跌通道已经开启,后期重点关注玉米及深加工相关补贴政策对新季玉米价格的影响。 李喜贵表示,在此情况下,期货套保避险功能显得尤为重要,玉米期货将成为相关产业中企业经营的必备工具,玉米期货市场将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经济功能。此外,国内外两个市场将逐步形成互动机制,实现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接轨。中国是玉米最大生产和消费大国,不可能长期独立于国际市场,只要价格由市场决定,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价格将很快接轨,形成互动机制,实现资源互补。“玉米市场将逐步发展成为按照价格规律运行的市场,发挥价格调节作用,通过市场配置资源,企业将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应充分发挥玉米期货市场发现价格和套期保值功能,引导玉米现货市场发展。” 此次临储政策改革,也使得市场套保需求增加。据了解,新机制实施以来,我国玉米和玉米淀粉期货交投活跃、交易规模达到历史新高。目前参与玉米和玉米淀粉期货交易的生产、贸易、加工、饲料养殖等大型企业超过50家,参与玉米交易的饲料企业生产规模占到全国的15%以上,参与玉米淀粉交易的淀粉企业生产规模占到全国的70%左右;一些玉米企业已开始使用期货点价方式开展现货贸易活动,玉米期货市场功能充分发挥。 全国畜牧总站党委书记、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副秘书长何新天表示:“在玉米‘后临储时代’,j2直播,应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利用好期货等衍生品发现价格、管理风险,更好维持生产稳定发展、市场平稳运行和农民持续增收。” 衍生品创新亮点多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期货创新之一的“保险+期货”,也被写入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其中,玉米是首批试点品种。而在2015年,保监会已正式批准玉米和鸡蛋的目标价格保险。 在美国,保险与期货相结合的模式已发展70余年,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农业保险体系,其农业保险种类涵盖150多种农作物。相比之下,我国“保险+期货”仍处于起步和试点阶段。 何新天表示,在改革精神指引下,2016年黑龙江省玉米生产者补贴实施方案制定出台,中央财政拨付第一批补贴资金,辽宁省玉米价格“保险+期货”创新试点也使7个大型农业合作社受益。 除了“保险+期货”,玉米现货企业也在逐渐创新,利用玉米衍生品助力自身发展。 有业内人士表示,可借用场外期权进一步优化套保策略,制定符合企业及产品特点的个性化产品。对于“初学者”,企业初期可以成为期权的使用者,后期随着运用能力的提高,可以成为期权的提供者。例如,当饲料企业希望能以保护价或更低价格采购原材料时,可以买入看涨期权。如C1701盘面价格在1434元/吨时,希望三个月后以不高于1477元/吨的价格采购,需支出相应的保价费用。三个月后,以1477元/吨为基准,如果价格上涨至1600元/吨,可获得123元/吨价格补偿;如果价格下跌,可按市场价采购。 业内人士还表示,在传统的大宗商品库存风险管理中,企业管理者运用较多的是期货,如今场外衍生品的出现对传统套保模式也是有益补充,受到较多实体企业青睐,通过场外期权,企业在保值的同时获得增值机会。但当前场外衍生品期权也面临着价格成本偏高、市场活跃度较低等制约因素。业内人士指出,一方面场外期权模式愈发成熟、市场参与增多,将被更多企业所接受,尤其“保险+期货”模式推广后,将与场外期权一道形成衍生品利用的新局面;另一方面,玉米期权的推出亦有必要性,场内期权有利于为场外做市商提供个性化服务,使其有渠道对冲风险,降低权利金。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