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今年表现最好的资产,黄金价格的上涨,一方面令“中国大妈”欣然解套,做多的投资者盆满钵满;另一方面,却害苦了黄金“空头”:除了抛空黄金的投资者,还有利用衍生渠道、依靠黄金租赁业务融资套现的上市公司大鳄。 这些大鳄不得不以上涨后的金价归还当时低价借入的等量黄金。当金价下跌时,他们无疑是有利可图的,黄金租赁也因此被分析人士称作做空黄金的另类途径。但今年以来上涨了约25%的黄金价格,却令他们叫苦不迭。 上市公司“租金热”今年遇冷 继铜融资、铁矿石融资之后,大宗商品融资模式又进一步延伸到了贵金属市场。而除了常见的以汇差和利差为目标的贸易融资之外,黄金本身的金融属性也赋予其更多便利。 “黄金租赁业务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拖累了报告期内的经营业绩。”中国证券报记者发现,类似这样的词句,频频见诸于不久前纷纷发布的上市公司半年报,黄金租赁成为不少公司解释业绩下滑的重要因素。 以金一文化为例,海通证券研究员钟奇、施毅、田源在报告中指出,2016年上半年该公司累计实现营业收入62.05亿元,同比增加125.37%;归属上市公司的净利润为5111.34万元,同比减少38.16%。公司业绩出现下滑主要是因为报告期内,公司黄金租赁业务由于金价上涨产生公允价值变动从而造成损失。公司业务规模不断扩大,导致黄金租赁量加大,非经常性损益同比减少822.98%。本报告期末黄金租赁业务因金价波动产生投资收益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共计损失2.04亿元。 而在此前金价下跌的数年中,金一文化则通过不断增加黄金租赁量获得了公允价值体现的高利润。 无独有偶,据申万宏源报告,今年上半年,豫园商城营业收入同比下降7.61%,归母净利润则下降65.45%。公司上半年净利润大幅下降的原因为上半年黄金价格剧烈波动导致公司黄金租赁业务公允价值减少,上半年公司公允价值变动损失为1.25亿元,如剔除该因素,公司2016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41%。“预计随着黄金价格稳定以及公司套保业务的到期,公司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将大幅减少。” 黄金租赁通常指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租赁向银行租用黄金,到期后归还同等数量、同等品种黄金,并支付相应租赁成本;由于出租和归还时所交割的黄金价格不同,企业期间如果进行了黄金和现金的转换,就会面临黄金价格波动风险。银行则普遍会对头寸进行相应的对冲操作。 分析人士解释称,黄金租赁本质上是一种金融衍生交易工具,对于租入黄金的一方来说,黄金租赁可以视作一种卖空黄金的方式,当金价下跌时,有利可图,而当金价大幅上涨时,如果没有对冲操作则可能带来巨大损失。 对企业来说,黄金租赁有着两个作用:一是融资,二是套期保值。前者涵盖各类企业;而后者主要是黄金加工销售企业在金价下跌时熨平业绩的主要手段,当金价上涨时,则相应减少黄金租赁。 “企业用黄金租赁从银行套取资金,而且资金的用途不受限制,不占用贷款头寸。”有业内人士一针见血地指出,驱使黄金租赁业务需求增长的并非黄金本身的消费增长,而是相对低廉的借贷成本。近年来大宗商品陷入周期低谷,许多行业前景低迷,国内信贷环境偏于紧张,企业在这样的条件下寻找融资出路催生了黄金租赁行业的发展。这项业务在过去几年中的快速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中国黄金进口。 一家大型商业银行的客户经理周先生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银行在挑选客户的时候通常倾向于有黄金现货基础的公司,比如一些黄金生产、加工和使用企业,而且对客户在银行的评级要求较高,对信用记录也很重视。但也存在放松的空间,一家企业通过运作完全可以满足银行的全部合规要求,成本只有几万元。而且黄金兑换成现金后,资金的去向不像贷款那样受到限制,对企业诱惑很大。 商业银行:“弹药充足”的市场主力 一家涉金企业负责人王先生是上述银行客户经理周先生的一个客户。他原本打算通过流贷业务贷款6000万,但表内竞价没有通过,后来银行通过黄金租赁业务放款给王先生所在企业,并在银行通过现金交割兑换成人民币。“记得当时银行赚取的中间业务收入是190多万,资金成本包括远期套保费用等。” 周先生解释说,银行一般采取背对背黄金租赁,只是供给方(出租人)和需求方(承租人)的中间人,比如从国际银行或上海金交所会员中借得黄金,租赁给金矿、珠宝商或者投机者。其中,上海黄金交易所的AU99.99是最常见的租赁品种。“如果银行先买入黄金后再租赁出去的话,银行就面临黄金头寸风险,而对冲这部分风险则需要额外的成本,不划算。” 在黄金价格上涨期间,对于黄金借出方来说,意味着更多的获利机会。一些黄金现货公司也“花招百出”进行黄金“揽储”,以扩大业务量。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