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被监管层叫停两年多之后,二维码支付近日再掀波澜。不过,此番高调出手的不是支付宝、财付通、银联,而是“宇宙行”。 高调的工行 自去年以来,有着“宇宙行”之称的工商银行不断强化其互联网金融战略。 截至目前,工商银行已经构建了以电商平台融e购、即时通讯平台融e联、开放式网络银行平台融e行和网络融资中心为主体,覆盖和贯通金融服务、电子商务、社交生活的网络金融整体架构。 最近,这家国内最大商业银行又试图通过二维码支付拓展其移动支付业务。7月15日,工商银行在北京宣布推出覆盖线上线下和O2O支付全场景的二维码支付产品,并称这是国内首家具备二维码支付产品的商业银行。 根据工商银行官网所披露的信息,此次推出的二维码支付产品,是顺应移动互联时代居民消费零星化、碎片化、线上化的新趋势推出的一款新型移动支付产品,通过简单的“扫一扫”即可覆盖线上线下和O2O支付全场景,大大提高了支付效率和便利程度。 “该产品不仅具备当前市场主流扫码产品的全部功能,而且首度采用国际清算组织领先的令牌技术对卡号进行变异处理,可以有效保护客户资金和信息安全。”工商银行称。 按照工商银行计划,未来还将进一步完善以“持卡支付、手机闪付、扫码快付”为主体的线上线下支付体系,将支付产品无缝嵌入消费者购物、打车、用餐、娱乐等各种生活场景。 近些年,第三方支付企业凭借自身优势,所提供的服务从最基础的支付结算逐步向上延伸,已经触及了银行的核心业务领域。而银行据此逐渐认识到了支付作为金融基础服务对维护客户、掌握资金流入口的重要意义,开始采取措施捍卫自己的市场地位。 因而,也就不难理解工商银行此番布局二维码支付的初衷。 不过据相关研究机构所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去年末,在移动支付市场中,仅支付宝一家就占有超过七成的份额。 暗中继续 相比工商银行近期高调介入二维码支付,两年多之前,支付宝等所力推的二维码支付曾被央行叫停。 知名互联网金融分析师马韬对新金融观察记者表示,当时主要是基于安全的原因,“新支付形态的产生,监管层在一定程度上需要谨慎对待,且当时多以用户主动扫码,确实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二维码支付的风险究竟有多大? 国信证券一位银行业分析师认为,二维码本身缺乏加密认证,其应用范围就应该受到限制。此外,二维码也并非专门用于支付的技术,而是在网站链接、广告推送、定位导航等诸多方面都有着广泛应用,本质上就是一个开放的信息接入源。通过扫码获取的信息未必就只被支付软件所读取,很有可能进入到移动终端的其开奖直播程序,这就为病毒入侵提供了空间。如果消费者因为扫码支付被盗取用户隐私、商业秘密等,诈骗犯罪已经超出了支付行为本身,消费者与实体商户、支付公司之间的法律纠纷将十分复杂。 在上述分析师看来,如果要安全地实现扫码支付,还需要在二维码的基础上进行技术升级,形成一种只适用于支付目的的“支付码”,和二维码相比,有着更高的安全门槛。 有意思的是,在央行2014年叫停二维码支付后不久,除了第三方支付,一些商业银行仍继续在暗中布局二维码支付,并向线下商户推广。目前,支付宝本身就有扫码付功能,而一些商业银行的手机银行在部分业务上也支持扫码。 银联备战 在线上支付市场,第三方支付机构处于主导地位。第三方支付起源于线上交易,并伴随电商行业的快速发展而实现爆发式增长。但目前,以支付宝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企业已经从线上转向线下,并借助移动端打通线上线下通道。在此背景下,银联的线下收单市场也受到冲击。 其实,在支付宝、财付通等最初发起二维码支付时,就被不少业内人士解读为意在将线下支付行为从POS系统迁徙到各自的线上支付系统。“这是对银联釜底抽薪。”开奖直播们说。但银联方面也是有所应对的。 去年12月,中国银联联合20余家商业银行在京共同发布“云闪付”。据悉,“云闪付”作为以非接触支付技术为核心的银联移动支付新标志,涵盖NFC、HCE、TSM和Token等各类支付创新技术应用。 中国银联一北方分公司相关人士对新金融观察记者表示,中国银联作为卡组织,一直以来都在联合境内外产业各方积极研究、探索包括NFC、二维码、蓝牙在内的各种支付交互方式。“本港台直播们事实上也是最早开展二维码支付交互方式研究与产品设计的机构之一,但是只有在监管认可、产品技术较为成熟、安全风险可控且通过相关检测认证的情况下,本港台直播们才会向市场正式推出相应的产品与服务。”开奖直播说。 值得一提的是,该人士还透露,银联正积极推进相关工作,拟把二维码这种交互方式充实到“云闪付”产品系列中,作为非接触支付的补充,丰富“云闪付”产品体系。 新金融记者 韩启 作者:韩启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