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以“问需于基层,问计于业务”的工作思路为指引,积极研究总分行政策及加强区域经济调研工作,找准业务发展切入点。“十二五”期间,分别开展了区域内旅游业、采矿业、水力发电、建筑业、中小微企业、涉农领域、PPP运作模式、新协议量化工具运用、供应链融资模式等60余项专项课题调研工作,其中《在欠发达地区建设先进银行的路径探讨和风险管理策略》先后在《中银调研》和《西藏日报》发表,并获得2013年度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条线优秀研究课题“二等奖”;《从资本约束看银行资源优化配置》获总行“新资本协议实施主题征文”二等奖,并刊登在《国际金融研究》上,《西藏与周边国家金融合作探讨》被确定为西藏金融学会年度重点课题;《供应链金融模式探讨及风险防范》、《西藏建筑行业关联性分析研究》、《探讨西藏中小微企业发展路径》等日常专项研究分析也在《西藏金融》刊登发表。最关键的是,这些课题研究成果最终被应用于业务,加强了业务指导,不断完善了分行政策制度体系建设,有效地为业务发展把好导向关和合规关。
三是为切实提高授信审批效率,根据分行党委提出的“做最好银行 打造客户最佳体验度”工作目标,中行西藏分行不断优化审批流程,积极向中总行申请差异化审批政策,在西藏重点项目前期建设融资方面取得特批直上、允许发放临时性周转贷款、优先安排上会等差异化倾斜审批政策,而且相较区内同业,临时周转性贷款是首家取得总行政策支持的机构。同时,针对项目性质及特点推行报备、免会、小型评审会、比较审批在内的差异化审批模式,实行“发放审核人员列席授信评审会”模式,针对重点重大项目采取与业务贷前平行作业、现场尽责模式,对疑难项目采取专题会审、专业指导,从而最大化缩短审查时限,提高了审批质效,在授信合法、合规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支持业务发展。如日喀则市“4.25”地震灾后1.79亿元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雅鲁藏布江中下游水电站19.91亿元前期建设、10亿元农村电网改扩建项目、10亿元拉林高等级公路前期建设项目、西藏航空17.8亿元购置飞机等重大项目的审批时效平均控制在5个工作日内,创系统内最好水平。
三、强管理,构建立体风险防控机制
“十二五”期间,中行西藏分行认真学习贯彻总行“四个回归、六全”的风险管理理念,在业务做大做强的同时不断提升风险防范能力与水平,有效促进信贷结构日臻完善。一是积极推进和完善“三未三先”风险管理理念及“六预六前移”风险管控机制,积极采取了到期贷款效期管理、重点领域产品压力测试、重大风险预警预保全、重点集团客户风险管控、加强定期信贷盘存、提升风险窗口指导强度、重点领域风险排查、授信政策修订调整、建立大户管控中心等多种行之有效的风控措施,逐渐构建了分行立体风险防控机制。二是始终坚持“慎、稳、准、狠”原则,从多维度、多层次加强风险管控工作,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及时处置、及时化解”。累计发送包括授信客户风险提示、存量授信效期管理、贷款到期提示、重大行业及业务叙做风险提示、信贷工厂风险管控等逾千份,累计筛选出 27户、27.39亿授信资产纳入加强管理客户清单,有效化解清退存量不良和潜在风险客户。三是积极推广新协议先进风险量化工具的运用。中行西藏分行自2010年底在分行层面落实新协议推广工作,通过编制《新协议知识问答手册》、《新协议之窗》等宣传刊物,建立风险量化分析基础数据处理规则、制订风险量化分析报告操作手册、出台RAROC行业组合管控方案,积极推广业务前端运用RAROC测算工具、风险缓释量化工具、引导风险资本配置、建立行业RAROC 阈值刚性准入标准,创新应用RAROC和EVA系数分配法进行主动资本配置模型研究,持续、深入地在授信业务贷前、贷中、贷后全流程运用新协议风险量化工具,彻底从“放了算”到“算了放”的转变,建立风险收益资本相平衡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四、抓考核,保持系统内同业中领先水平
“十二五”期间,中行西藏分行风险内控工作紧密围绕总分行绩效考核管理开展、有效发挥绩效考核指挥棒的作用,狠抓指标、打牢基础、夯实内功、提升质效,不断提升风险管控水平,风险内控条线在系统内32家分行的绩效排名由2011年初的倒数第一名跃居至2014和2015年度系统内第一名的可喜成绩,在24类分项指标考核中,授信业务RAROC、信贷资产质量、审批效率、信息系统建设等16项考核指标位居系统内第一。2014年中行西藏分行风险管理部被西藏自治区政府授予“先进集体”殊荣,而且在历年银监局客户风险统计报表评选中名列前茅。截止2015年末,中行西藏分行连续保持公司信贷零不良40个月、持续控制个人信贷不良在较低范围,资产质量管控成效在系统内及区内同业中均表现优异。
五、重培养,风控队伍建设取得新成效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