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打法,师从老东家联想。事为先、人为重,这是柳传志多年的投资原则,柳传志判断一项业务的关键是找到一位适合的领军人物,围绕他“建班子、定战略、带队伍”。 刚入职联想时,HR通知王求乐参加“入模子”培训。他当时很费解,投资需要多元碰撞,入什么模?然而离开多年之后,王求乐越来越意识到,这些企业文化与价值观的渗透,原来是联想送给他珍贵的礼物。 “联想那么大的部队,令旗一挥、三军所向,这是需要训练的,而且这个训练要深入骨髓。” “柳总说,最重要的资源就是人,先把团队的组成给弄清楚,再结合团队成员擅长的地方去定义战略。名川的战略就是这么提出来的,不是说因为我们只看好新计算,其它领域譬如医药方向也很好、消费方向也很好,为什么只选择技术驱动的toB、toC方向呢?因为这最契合我们。” 现在,名川每个案子分配的资金区间是500-2000万人民币之间,平均值是1000万左右;2/3的金额投在早期项目里,其余部分投相对成熟的有正向现金流的公司,确保有均衡的回报;对于优秀的项目,名川会持续跟投。 5 芒格的中国学徒 在众多投资家中,王求乐尤其推崇查理·芒格。芒格著作《穷查理宝典》被王求乐奉为投资“圣经”,常读常新。 整体来说,他遵照芒格的那一套方法论:养成好奇心,丰富多元思维,“形成你的投资法则并应用到实践中,一旦被证明有效,便持续保持你的理性。” 然而,他真正懂得何谓“理性”与“逆向思考”,是在犯过错后。 2008年,刚刚加入赛富不久,由于二级市场跌得厉害,赛富将部分投资方向转到二级市场领域,王求乐所在的项目组尽调时已经发现这家公司负债累累、命悬一线,但这看上去又是很好的交易,最后一刻,阎焱表达了担忧,但整个案子还是很快做完了。 投完不久,那家公司就被银行接管清算了。当时,各大银行都在合并、并购、斩仓,那家公司很快遭遇断崖式下跌,最后被债务人给接管了。赛富投了上千万美金,颗粒无收。 那是王求乐在赛富参与的第一个案子,刻骨铭心。 “这个事给我两个教训,第一,古人说欲速则不达,这个案子我们做的太快了,第二,英文叫too good to be true,看上去太完美了、又很快,那不要相信他。我们现在已经形成条件反射了。” 还有一次犯错,是O2O热潮翻涌的时候。赛富的风格是“不盲目跟风”,对风口项目很冷静,但王求乐也觉得,“总在门外看着也不像回事”,他还是跃跃欲试。 后来他想了一个折衷的办法:一个600万人民币的天使投资项目,赛富和另一家基金合投,一人一半,为了表明立场,王求乐个人拿出了30万参与其中。 今天回头看,结果毫无悬念。王求乐千金买教训:“一个东西你看不清楚,那就不要去试,当你去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必死无疑。” 王求乐也错过了一些明星项目:秒拍、喜马拉雅、云知声、出门问问、VIPABC等。离得最近又遗憾错过的一次,是秒拍的C轮融资,他本人坚定看好,但最终无法说服大家。最后,领投方变成KPCB,秒拍成为周炜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也成为王求乐“心中的痛”。 有意思的是,对VC来说,“错过”比“投错”的遗憾要大;但复盘投错项目所能学到的经验教训,却比复盘错过的项目要多得多。 大约是在晋升为赛富执行董事的前后,王求乐有一天突然觉得,“开窍了”。 “芒格强调逆向思考,意思是你要避免去犯一些低级错误。但我比这个想得更广泛一些。”王求乐说,“相当程度上,优秀的案子往往会有争议,你要问自己,如果我投失败了,对我有什么影响?比如,那个金额大到你不可承受,那你要慎重了。反过来,如果这个项目发展的非常成功而我没有投,我内心会有多痛?把这两个极端问题想清楚了,然后,坦然地接受不确定性。” 有一次,周炜开玩笑称王求乐为“VC中的思想家”,私底下,王求乐在同行当中的评价是“想得透、不跟风”,有“小芒格”之称。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