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影响全球信息化体系架构的重要趋势,云计算正对通信行业的信息化产生深刻影响。 首当其冲的,正是作为通信行业信息系统核心的BSS/OSS系统。 一份由BSS/OSS软件和服务供应商亚信在2016年完成的调研显示,71%的通信运营商希望以云计算的方式部署BSS系统,但62%的通信运营商对于数据隐私和安全问题表示担心,并认为这是阻碍自己选择公有云部署BSS的重要障碍。 这份报告的三百多位调查对象中,71%表示已经就部署基于云计算的BSS做好准备,13%正在部署中,14%会在2016年末部署完毕,26%将在2017年末部署完毕。 这意味着,通信运营商BSS系统向云计算模式演变趋势,已经不可逆转。 那么,通信运营商现有的BSS/OSS架构模式,与云计算架构模式有什么样的区别? 运营商为什么需要把现有的BSS/OSS架构向云计算架构转变呢? 1 如果我们回头看一下,中国的通信行业BSS/OSS系统,atv,多年以来一直是"群象"模式在发展。 所谓"群象",是省公司内的每一个BSS系统,都如同大象一样五脏四肢俱全,并且功能庞大,涵盖了从客户、产品、订单,计费,服务、客服等多个功能模块。 这个模式的问题在于,每一头大象都长得不太一样,这个鼻子长一点,那个耳朵大一点,另一个腿更粗……尽管每头大象甚至每个相同部位的功能都差不多,但想少养两头甚至少养几个闲置的部位,都是万万不可能的。 这个如今已成为"老大难"的问题,并不能怪省公司或BSS供应商。 从本质上来说,BSS的"群象"模式,正是运营商业务管理模式和运营现状的映射:分省运营,产品不同,流程各异。 当这样的现实需求,传递给后台支撑营销和网络的业务运营和IT运营,"群象"就自然形成。 2 如今,从前端到后台,移动通信市场都已开始发生重大变化。 产品域:产品结构从语音为主,到数据为主。产品体系架构大大简化,从而为产品架构的全国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营销域:互联网渠道在营销占比越来越大,打破了地域限制的互联网渠道,逼迫电子渠道营销必须采用全国统一的运营方式。 客户域:各种物联网和行业智能应用发展迅速,倒逼客户的运营管理需求打破省公司边界,必须采用全国集中支撑的方式,来满足敏捷快速的业务需求变化。 网络域,软件定义网络(SDN)和网络虚拟化(NFV)广泛渗透入运营商网络。其中,基于流表的白盒交换机(White Box Switches)和SDN控制器一道让网络层的可编程能力和自动化管理水平大大提升;加上近些年来CPU和内存能力的快速提升,在通用型服务器上以软件形式运行网络功能已经具备基础条件,在丰富而高效的报文加速的套件辅助下,NFV化运营商网络设备成为可能;虚拟化技术的应用,更加使得计算、存储、网络资源的灵活调度和弹性扩缩;而以上所有的项目都可以从开源社区得到极大帮助且可以对开源社区给予回馈,从而使得SDN+NFV兼备开源、弹性、高效、稳定、可管可控的新型网络技术,这是5G时代网络技术的首选。 所以我们看到,通信行业向通用、共享和标准化的发展趋势,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强烈和明确。 而被夹在前台和后台之间的业务支撑层,还能基于原有的系统和技术架构,完成对灵活多变的业务需求支撑,达到"群象起舞"的境界吗? 答案是否定的。 BSS/OSS系统必须舍弃原有的大同小异各自为战的“群象”模式,朝着以云计算为基础的通用化、灵活部署以及精细化运营的方向演变。 3 在海外,运营商的系统演进,已经有不少颇具代表性的案例。 比如AT&T。 作为美国最大的两家通信运营商之一,AT&T艰难的BSS系统云计算转型之路,从2013年就已经开始。 对AT&T来说,BSS系统转型,主要是为了建立一个更为灵活和高效的云计算平台,以支撑更多样化的产品需求与服务需求。 它将API开放的业务功能架构,atv,容纳进一个平台型的基础框架,从而构建起一个兼顾集成服务和客户体验的,全新的云计算BSS系统。 AT&T原先的BSS/OSS系统,是一套完整且庞大无比的体系架构。它的核心就是多个传统的商业化套装软件,比如Siebel、Amdocs等。 这些套装软件的升级、新功能的开发,以及不同业务模块间的集成,已经成为AT&T系统运营管理沉重的负担。 为了彻底摆脱原有的系统架构困境,AT&T以云计算的架构,重新设计了新一代BSS/OSS系统,其核心就是云平台、容器(container)和微服务(micro-service)。 云平台是云计算的基础架构,其中的核心是虚拟化和资源的动态分配与管理。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