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sper Brodin 也承认这对宜家来说是个新的问题。“最难办的是预计生产量,我们之前曾经搞砸过。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更准确、更迅速地获得消费者数据。我们目前的做法是根据宜家家庭会员的反馈做调整,未来还需要其他形式的创新。”
另一种意义上的跨界是智能家居。今年三月,宜家推出了一款命名为 Trådfri 的无线智能家居灯。5 月 23 日,它又宣布这套智能照明套件将在今年支持主流的语音助手设备 Amazon Alexa、Apple HomeKit 以及 Google Assistant,将自家产品整合进三大智能家居平台中。 Home Smart(智能家居)同样属于 New Business & Innovation 之下。负责人 Björn Block 告诉《好奇心日报》,他们最先从灯开始是因为“宜家 2016 年就销售了 7900 万个 LED 灯泡,这是宜家已经运营得比较成熟的产品”。但他并透露具体的销售数字,只表示“销售 8 周以来的情况远远好过预期。” 比较让他意外的是,为了照顾到那些“对手机应用不是那么感冒的消费者”,宜家在这个售价 80 美元的智能家居套件中提供了控制灯泡的遥控器,但“大部分购买者还是选择了下载 App”。 食品将成为与宜家家居类似的独立业务部门 宜家采购部门负责人 Bjorn Block 的职责最近发生了一点变化。过去十几年,他一直负责宜家家居的供应链管理和采购。今年 4 月,他也开始负责宜家食品的采购,因为“食品要从辅助性的顾客服务业务变成与宜家家居相当的业务部门了”。原本的物流、供应部门不会发生变化,但它会开始拥有独立的产品研发部门,而采购将是产品研发的一部分。 “你可以说一切正在变得更复杂,因为每个人的工作都在增加新的维度。” Bjorn Block 对《好奇心日报》说。 宜家餐厅是 1959 年就已经开始的业务,最初只是为了让饥肠辘辘的顾客们开心地离开,顺便感受一下瑞典风味。但现在,它已经发展出餐厅、Bistro 和瑞典食品屋(Swedish food market)三个部分,每年平均接待 6.5 亿人次。去年,宜家餐厅的总营收达到 17 亿美元,为全球营收 374 亿美元贡献近 5%,和全美第二大披萨连锁店达美乐 2013 年的水平相当。在中国,宜家餐厅销售额在 2015 财年就已经达到 10 亿元,几乎占到了宜家中国整体营收的 10%。 尽管此前 Fast Company 曾报道”宜家餐厅可能发展成一个独立的小餐厅,专门开在市中心地段”,但宜家食品部门公关负责人 Ylva Magnusson 对《好奇心日报》表示那只是误传。 “是否开设独立餐厅并没有最终结论,但我们的确打算在越来越多的宜家订货提货中心(PUP)中开设餐厅”。
Space 10 David Johansson 是宜家食品设计开发部门的主厨。事实上,这个部门只有两位主厨,他们负责全球宜家餐厅中 50% “瑞典风味”的那部分,而剩下的 50% 本土风味食物则交给当地团队开发。 David 感到自己的工作并没有因为宜家食品业务的增长发生太大改变,只是“外部的关注变多了,因此压力变得更大”。“我们在食品创新上的整体方向一直没有变,就是让食品消费更健康、可持续、价格更低廉。” 对 David 来说,这意味着多和瑞典本地农民聊天,尽量使用那些因为长得不够好看而被丢弃的黄瓜、胡萝卜,减少浪费同时节省成本,或者教消费者如何自己在家里做自制腌菜。 但他需要适应的框架和需要合作的人正在变多。在宜家食品部门公关负责人 Ylva Magnusson 出示给我们的一份宣传手册中,食品设计和家具一样也依照“民主设计”的 5 个原则有了自己的定义。2017 年宜家推出的 PS 限量系列中,除了家具也包括了食品——因为主题是“modern living”,David 设计了速溶饮料、混合香料包和混合谷物包,以适应“年轻人对快速便捷的需求”。 一些新的机构变成了 David 需要参考的对象。在外部,这个机构是 Space 10:一家在 2014 年由丹麦设计工作室 Rebel Agency 和宜家共同成立的公司,宜家为其提供空间以及 4 名员工的工资。尽管它的目标是研究一些前沿领域,而且设立了四个实验室——The Farm、Do You Speak Human、Possible Cities、Build with Spaces,分别对应食品、人工智能、城市规划以及数字建筑这四个议题——但 CEO Carla Cammilla Hjort 告诉《好奇心日报》他们重点还是食品,比如如何研制出更多成本更低也更健康的瑞典肉丸,以及如何建立一个可以让普通人操作的室内农场。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