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虚化背景除了光圈以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主体与相机、主体与背景之间的距离。这也是用狗头拍出大光圈虚化背景效果的窍门-----相机与主体要近,主体与背景要远。 所以下图之所以用1.4光圈却拍出来很清晰的背景,原因就是:相机离主体太远了。
这张依然是1.4光圈拍照,因为主体距离相机更远,所以几乎没有所谓的虚化了。
主体距离相机只有1米左右,它的背景已经很难分辨出来这是一座桥。
随手用85 1.4在路边的绿化区拍了几张,不涉及构图、光线等,只是展示下虚化性能。 1.4的光圈做到了很好的前景、背景的虚化。在虚化的同时,又不会太模糊导致完全分辨不出内容。这与老纪拍照时相机与左侧数第二颗树(即对焦点)的距离有关。
相机距离栅栏很近时,1.4光圈的强大性能显露出来,因为主体与相机很近,所以即便是紧邻的栅栏,也被虚化掉,背景更是虚化的非常严重。
下面这张图片是用F5.6拍摄,依然得到了较好的虚化,这是因为老纪站的离主体(柱子)近了一些,而主体与背景拉开了距离。如果老纪再往前站一些,则虚化效果更加明显。大家有兴趣的话,下次可以自己试一试。
下面的照片是我用28-70狗头拍的,背景也有很好的虚化。
依然是用狗头拍的,可以看到前景的另外一只树枝,虚化效果也很好。所以我们普通的单反用户用狗头拍出虚化大片,实非难事,并不需要一定购买非常贵重的镜头才能做到。
所以虚化背景的总结就是:光圈越大,同样环境下虚化背景能力越强。相机距离对焦点越近则虚化效果越强。光圈不够大时,可以通过拉近主体与相机的距离来获取相对更加模糊的背景。 摄影中背景压缩概念的粗暴解答 背景压缩,听起来很玄幻,背景是固定的物体,怎么可能被压缩呢?别着急,这个道理非常简单,我可能无法用科学的方式给你讲清,但是我会让你明白怎么做到。 下面二图中,主体(长石凳)的大小都差不多,可是为什么在图片的背景中,能拍摄进来的区域大小有很大差别呢?
答案:这就是所谓的背景压缩。很多人故弄玄虚把背景压缩说的很高深让别人听不懂,其实这是通过长焦来实现的。 可以用一个简单的方法举例说明。大家用一只手握成一个环,环的直径大概自行车的握把那么粗,放在眼睛上,对着电脑屏幕看一下,看看可以看到的视线范围。 然后把另外一只手也握成同样大小的环,两只手叠在一起,再对着屏幕看一下。怎么样,是不是发现可以看到的东西少了很多?背景压缩就是这个原理。我们不需要理解这个现象背后的科学依据,只需要知道实现这个现象的做法即可。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