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医疗》曾提到了未来的一种人体GIS(地理信息系统)——把人口统计学、生理学、解剖学、生物学、环境学等多方面连接起来,构成多维度的信息嵌合体,以此解读个人的健康状况。 我们已经亲自见证了互联网连接电脑与电脑,atv,演变为移动互联网连接人与人,再变为物联网无时不刻连接物与物、物与人,一次次交织出新的维度。大健康产业正是在这些连接中越来越“大”,也正是因为日益发达的信息技术让医健领域的连接之网延伸得更加广阔。 近期,动脉网(wechat:vcbeat)获知,飞利浦发布的年度“未来健康指数”就在阐释这种健康行业中的连接——它是一项对行业数据连通、整合情况的精确调查,召集了来自19国、5大洲的33000个患者代表、医疗服务方、保险从业者以及政策制定者,数据来源包括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银行等。 这里所调查的医疗健康行业的连通与整合程度,即“连接型医疗健康”概念,具备了相当丰富的意义。主要的形式,是从医健信息化体系或医健物联网设备处获取数据,从中获得洞察见解,以此为依据来指导人们的健康行为。 飞利浦:“连接型医疗健康”是大势所趋 据飞利浦此次开展的调查,数据监测型血压计、心率器、可穿戴设备、手机APP等,都能够赋予人们更好地管控健康的能力。而患者将个人健康数据共享给医学专家并获得分析指导,则是改善健康的关键。然而大多数人并没有使用连接型健康技术来检测健康指标的习惯——仅40%的人表示他们在使用这种技术。 调查还显示,“连接型医疗健康”正在从根源上瓦解一些最为严峻的健康难题,也就是把重点从医治转向健康管理和疾病预防。然而在现阶段,人们仍未意识到加强认知和沟通的重要性。比如调查中有一个非常有趣的例子:在美国,84%的人认为自己非常健康;而只有53%的医学专家认为美国人健康状况良好。这种认知的不对称,就是技术需要介入的地方。 “人们所期待的和实际上获取的,两者之间有一条显著的鸿沟。”皇家飞利浦总裁兼首席执行官Frans van Houten说道。他还补充,很多人以为医疗健康领域的数据连通是非常普遍的情况,但事实上这种整合的程度还非常小。
飞利浦总裁兼首席执行官Frans van Houten(图片来源:Reuters India) 2017年的未来健康指数调查,让飞利浦更加认同自己的战略——以患者为中心的整合型健康服务,并更确信“连接型医疗健康”正是人们需要的。 飞利浦的设想,是以设备来让人们在家庭场景下检测健康状况,以避免因大病入院,或者在医疗过程之后进行恢复。Frans van Houten表示,在飞利浦推行连接型健康管理的过程中,数据会用在两个方面:第一,是用人工智能技术全面分析人们的健康,把复杂的情况精简化;第二,是通过飞利浦去年收购的人口健康管理公司Wellcentive来观察和管理特定患者人群,尤其是慢性病患者等。 国内:BAT、各医健细分领域都在“连接一切” 放眼国内,已有很多企业开始实践此类“连接型医疗健康”。举例来说,有做糖尿病管理的微糖、糖护士、悦糖,也有做血压监测的康康血压,为医院提供智慧化大数据体系的联新医疗科技,为个人做详细健康数据评估的康佰瑞,还有自产多类智能硬件并配以大数据监测的益体康、守护云等。 以BAT为首的国内巨头也是纷纷在此块进行了尝试。不管是百度早前与北京政府联合发布的设备云平台“北京健康云”,还是阿里智能云的智能健康解决方案板块,或是腾讯的微信硬件平台、旗下的腾爱医疗,都是在开辟健康数据这个板块,乃至建立起健康社交的生态。 做“连接”的重点是通过数据分析达到提前监控的目的,故最终落点还是在如何有效地收集并处理数据上。在这里我们关注过一个专门做健康数据接入和分析服务的产品,即妙健康的妙+,已经实现了包括Fitbit、乐心、小米等知名硬件品牌的300多款智能硬件接入,通过采集各类硬件的多维数据,进行数据的自动分析,在科学的评估模型基础上提供个性化的健康解决方案及健康风险评估,并针对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提供有人工参与的健康相关综合性服务。 正如飞利浦的研究中所显示的,我们大多数人仍未充分理解,连接型的健康监测能够给整个医疗健康体系带来何种改变。麦肯锡曾有一份报告叫做《医疗行业的大数据革命》,指出非医疗公众数据的聚合、数据分析技术和工具的进步将成为医疗开支的“特效减肥药”,可为美国节省数千亿美元。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