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前写过一篇文章,谈运营商如果要学习互联网公司,希望在试错中成长,就必须先学会认错。如今再谈这个话题,面对的不仅仅是运营商的试错情节,而是整个通信行业的问题。 一、为什么互联公司要试错,又是如何在试错中成长的? 试错作为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总结起来有两类应用场景: 其一是走创新之路,别人没做过,闯一闯,也许就成功了;另一种情况下,用试错来快速解决问题,节省研究讨论的时间,与其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 由此可见,试错更多地体现在对速度和结果的追求上。以试错来解决问题,节省了坐而论道分析研究讨论的时间,但也要相应付出成本。 成本至少包括两部分:一是尝试解决问题时所花费的成本,另一个是错误的解决方案浪费的时间成本。前者还可以量化;但后者的成本计算就很困难;也正因为计算困难,所以更容易被忽视。 互联网公司以"小、快、灵"而著称,atv,因此对于能快速解决问题的试错模式情有独钟。在尝试中不断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有很多成功的案例和非凡的突破创新在试错中诞生。 与此同时,也有无数的尝试最终没有成功,无数的创意最终没有落地,有无数的因为选择错误而失败的案例。只不过,或者因为不宣传,或者因为大家关注的都是热点和成功者,不成功的小公司无法进入到公众视野,所以比比皆是的试错失败案例容易被忽视。 所以说,要研究试错的成本和深层次的问题。不仅要看到互联网公司试错的成功,也要客观评估试错模式存在的风险和带来的问题。说得通俗些,不能"只见贼吃肉,不见贼挨打"。 通信行业的成长轨迹必须预先设定好。无论是固定通信、移动通信,还是配套的周边产业,都是基于通信协议和各种标准稳步推进,这种成长模式是三方面因素决定的: 首先是通信网络规模超大,要把全世界连接在一起,单凭一家企业很难。通信设备厂商是竞合游戏的玩家:先要一起讨论制定统一标准,然后各自做好产品,最后在市场上一决雌雄。不遵从互联互通以及行业标准的孤家寡人很难成功,这和互联网行业完全不同。 其次用户对通信的可靠性要求更高,通信行业对安全稳定性方面的要求更严苛,制定通信标准时要考虑各种情况和场景,规划设计必须完整可靠。IT产品出了问题,重启一下;互联网应用上不去,再试几次;而如果通信出了故障,那可是不能容忍的。所以说同样是出错,影响程度也不一样的。 第三通信行业产业链条长,涉及众多专业和企业。比如移动通信一路走来,atv,从2G、3G再到4G,不仅是设备商和运营商不断升级,终端、应用等产业也要配套调整。所以说大家需要先确定统一的目标和方向,再做好自己研发投入和市场规划。龙头稍微一摇晃,整个产业链都可能跟着摇摆;而如果配套不到位,产业链不成熟,那么领头羊要冒很大的风险,即使路子走对了,也未必能熬到胜利的那一天。 所以,通信行业每走一步都意味着巨大的成本,在网络、技术、产品成熟之前,不敢轻易冒进全网推广,必须稳扎稳打。一旦出错就要付出昂贵的代价。 三、通信企业跨界试错,需要注意什么? 如今,在ICT融合和互联网化的大趋势下,传统的CT企业纷纷走上了IT之路,希望通过数字化转型,让自己和客户都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如果想在非通信领域采用"试错"模式,就需要借鉴互联网企业在试错方面的经验和措施;然而这些可能和传统的CT思维产生严重的冲突。 一是在心态上做好面对错误的准备。对出现的问题和不足保持警惕,做到随时发现随时改正。不管对外宣传的时候多么有信心,其实从开始的那一刻,互联网企业就做好了否定自己的准备。通信企业能做到么? 二是在技术上做好面对错误的准备。架构设计时做到松耦合,技术实现时做到模块化,尽量减少局部改动对整体或者其他部分的影响。在一轮又一轮的升级调整过程中,不断探索新功能,同时改正此前的错误。通信企业做好这方面的技术准备了么? 三是在考评体系方面做好面对错误的准备。细节方面考虑不周没关系,关键是大方向要判断准确;过程中出现过多少错误不重要,重要的是结果;以"用人不疑"的方式打消项目主管的顾虑,鼓励他义无反顾地向前冲。通信企业的管理者们准备好了么?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