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早前媒体对范伟的采访内容,百度医疗大脑提供的智能问诊服务,是基于专业医疗书籍及文献,使用深度学习技术与知识图谱算法,模拟医生问诊流程。问诊过程中,能依据用户回答症状主动提问,进行多轮自动智能对话,充当医生的智能助手。 2017 年 2 月 9 日,百度内部邮件宣布架构调整,开始集中优势资源,将医疗业务的重点部署在人工智能方向。一系列组织优化包括解散原负责挂号、分诊等业务的医疗事业部,百度医疗事业部智能小 e 团队和拇指医生团队将转入 AI 体系,医疗事业部内容建设团队转入搜索公司,其他业务予以关停,相关人员则结合公司发展需要在内部提供转岗机会。百度公司董事长兼 CEO 李彦宏在 2 月 8 日参加 2017 年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时表示,「人工智能时代来临,将重新定义医疗行业。例如,通过智能诊疗系统来帮助医生对患者进行诊断,通过自然语言对话就能够得出结论;通过人工智能收集数据进行基因测序、进行新药研发和测试等。」 随着图像识别、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等关键技术的突破,人工智能在医疗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是众多大公司看重的领域之一。2 月 20 日,据外媒报道,微软设立的新项目 HealthCAre NexT,融合医疗公司、微软研究院和人工智能部门的技术,帮助医生减少数据录入工作,更高效地对患者分类。微软以色列研发中心则利用公司聊天机器人技术,为数字医疗服务公司 MDLIVE 开发「患者分类机器人」。另一个被称为 HealthVault Insights 的项目,利用健身腕带、蓝牙体重秤和其他智能设备,确保患者离开医院能坚持执行康复计划。 目前应用程度最为成熟的沃森(IBM Watson),也在今年高调亮相中国。2017 年 2 月 4 日,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癌症患者义诊现场,肿瘤医生沃森第一次在中国「出诊」。作为现场 5 位人类主任医生的助手,在获知癌症患者病理数据后,沃森开出包含一系列治疗方案的综合诊疗单,其中治疗方案按推荐方案、可选方案、不建议方案依次排列来供医生选择。现场辅助诊疗时,沃森医生给一位胃癌晚期患者的推荐治疗方案与肿瘤科主任医生的初步诊断意见完全一致,并且整个辅助诊疗过程在十秒内完成。 十秒判断的背后,沃森学习了 200 多部教科书、300 多份权威医学杂志、千万页病理相关资料。这种「推理」能力来源于认知计算(cognitive computing),是 IBM Watson Health 在 2015 年 4 月推出,与多家医院和医疗研究机构合作来「培训」沃森,是 IBM 将人工智能——认知计算快速推进应用的第一个领域。肿瘤诊断(Watson for Oncology)是 IBM Watson Health 的主要项目之一,该项目和纽约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MSK)合作完成,已在美国 16 个癌症研究机构进行计算机辅助诊断。 沃森在癌症诊断上的表现,初步证明了具有超级计算能力的人工智能系统可以完成海量医学资料的消化,能够对治疗选择进行优劣排布以及给出可行的诊治方案,也是人工智能技术用于辅助诊疗的典型案例。 目前,百度大数据实验室也正在积极推动和部分国家试点社区医院和三甲医院积极合作使用百度医疗大脑,直播,得到了专家的指导与帮助。在不同的硬件载体和软件应用上产生不同的服务。百度医疗大脑构建的是一个底层医疗数据平台,并将以 API 或 SDK 的形式开放给医疗相关的公司和企业。在李彦宏看来,百度之前的 O2O 挂号业务,技术含量并不高,能够改变医疗的最最重要的力量就是人工智能。百度医疗大脑目前能够覆盖近 500 种疾病,百度大数据实验室还在积极扩充。在基层医院,百度医疗大脑可以对罕见病和小概率但危险疾病作提醒;在显示的医疗卡片中,也对类似疾病做比对。 苹果、谷歌、三星等公司也都在医疗健康领域进行密集的技术开发,将机器视觉、自然语言处理以及其他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医疗领域的初创公司数目也在快速增长。CB Insights 对全球医疗健康领域内人工智能初创公司的分析报告显示,2012 年,世界范围内专注医疗健康的人工智能初创公司少于 20 家,而在去年已经有近 70 家初创公司,其中超过 50 家公司完成了首轮融资。与在医疗数据资源和计算能力上占优势的科技巨头不同,初创公司大量进入人工智能医疗应用的各个细分领域,着重具体场景的应用,主要分布在医学成像和诊断、辅助医疗、药物挖掘、风险管理等领域。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