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先前的VR狂热还是影响深远的,至少教育用户的成本已经被市场分担了,“几年前还需要跟投资人解释VR/AR到底是什么,现在可以直接说了。”,而且现在市场冷下来之后,运营成本和人力成本也在随之下降。但是也有不少玩家和智东西抱怨,正是由于这样的热潮驱动,玩家良莠不齐,有些技术不过关的低价产品充盈市场。由于VR仍旧存在晕眩感等问题,如果消费者第一次的体验非常差,之后就会下意识抗拒这项技术,对未来的推广发展不利。同时,由于VR急速遇冷,现在整个市场对它也都预期过低,甚至出现排斥。 二、C端疲软:VR眼镜太“重”了 虽然众人对“VR寒冬”的看法不一而足,但有一点是大家一致认同的,那就是C端发展不足预期。盒子出货量上去了是因为它便宜,普通用户一般仅止步到“尝鲜”,用过一两次之后就扔在柜子里积灰、更别谈花钱购买内容了。 现在的VR“太重了!”是一个共有认识。一方面,VR硬件实际重量还太重;另一方面,下载App、“戴眼镜”这些动作对于用户来讲过于“重”。 (几年之后再看今天的VR头显,不知道会不会觉得大得好笑) 热波科技创始人张庆浩认为,现在很多VR的应用都是被动的用户带上眼镜之后才可以体验,这属于强加行为,是非常“不互联网”的行为。厂家需要找到切入点,让用户心甘情愿地戴上眼镜。 比如刚刚推出“天工计划”的京东,其VR/AR业务负责人赵刚这样表示,“京东主要是To C类的应用,To C类的应用有一个关键词就是轻。目前的这种VR太重了,包括硬件和软件,在To C里推起来很难。我们首先要让这个设备变轻,戴着舒服;其次怎么能够在现有的手机的APP里很轻量的嵌入VR/AR的应用。如果一个非重度用户想要尝一下鲜,体验一下,结果发现APP变大了很多倍,消耗了大量的流量,他肯定是不愿意的。” 华录百纳VR事业部总经理戴悦认为,现在整个VR终端设备的数量是过于稀少的。如果全国只有几百万台电视,电视台如何盈利?电视广告也不会有价值。反过来,VR内容在目前的情况下还是很难变现的,这种情况长期存在的话,会对内容生产团队造成很大压力。大一点的公司还会好一点,创业公司压力更大。 (AR眼镜不仅体积大,成像画面还特别小….) 与VR相比,处在发展更早期的AR行业,如今在C端的挑战更大。枭龙科技创始人史晓刚认为,AR眼镜在目前的消费领域是没有机会的,因为它根本就不符合在消费领域所要求的,能够达到商业逻辑的几个特性,比如说它没有足够有效的应用场景,它的用户体验很差,包括佩戴舒适度、续航、体积、重量,成本价格还非常高。 说寒冬,民众的认知度的确在增长,说大火,远远谈不上。在这样不温不火的背景下,不禁让人想问出那个如鲠在喉的问题——VR/AR到底是真市场,还是伪刚需? 大多数采访对象给出的答案都是肯定的。“是”、“当然是”……谨慎一点的不会正面回答,但会拿智能手机打比方“现在讨论VR是不是刚需,就跟在07年的时候讨论触屏式的智能手机是不是刚需一样”,又或者认为是刚需,但还有问题需要解决。 在所有采访对象中,Insta360联合创始人陈金尧是唯一一个这样回答的,“对于普通大众来说,VR还不是刚需。但一些细分的应用场景或社交场景,有不少机会还是可以挖掘的。” 三、业务重心开始向B端倾斜 在这样的趋势下,许多企业的重心开始向娱乐、教育、医疗等行业端用户倾斜,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原本客户定位就在B端,另一类则是开始从C端开始向B端进发。 以量子视觉为例,这家成立于2015年底的深圳创企在3月底正式推出了10K/3D VR摄影机AURA,售价9万8千元,为了让内容制作者以更低的价钱获取到拍摄工具,降低B端门槛。创始人张聪认为,目前C端的大部分产业目前想做盈利都很困难,但B端还是很稳健的。 Idealens联席CEO刘天成认为,普通消费者对VR的体验型需求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尤其是视觉体验方面,而目前的屏幕并不能带给消费者完美的视觉体验。Idealens主要侧重于对To B端开展业务,因为B端市场目前看,比C端市场规模更大、利润更高,Idealens的VR一体机K2就主要销往日韩市场的B端客户。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