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华为分析师大会已经成为观察中国这家最大「创业公司」(未上市的公司)未来动向的最好窗口。如果细心去看过去十三年华为分析师大会的宣传语,不管是 2014 年的「共建更美好的全联接世界」还是 2015 年的「开放式创新」,抑或是 2016 年的「全面云化」、「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等等,宣传语变化的背后同时也是华为对于自己、以及对于行业发展不断思考的总结。 而随着这几年整个 IT行业的快速发展,包括运营商在内的 ICT 企业,其数字化转型、拥抱云计算已是大势所趋,然而从哪里开始?又如何避免新技术变革带来的「创新者窘境」,也成为一道摆在华为面前以及整个 ICT 行业面前的命题。 这份总结思考到了 2017 年,被浓缩为四个单词:「Go Digital,Go Cloud」。对此,华为副董事长、轮值 CEO 徐直军的解读是:「华为坚持做多联接、撑大管道、使能行业数字化的战略..... 云服务已经成为了一个基本的商业模式。2017年开始,华为以公有云为契机,强力投资打造开放、可信的公有云平台,并构建 Huawei Cloud Family。」 这也可以被看作是华为 2016 设定的「全面云化」战略的延续,并再次重申了华为在 ICT 行业数字化转型中的位置。而理解这个口号的第一步,就是了解包括运营商在内的 ICT 企业面临哪些挑战。 数字化转型的挑战 其一,新技术带来内部架构挑战。过去二十多年,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不仅推动人类进入人人可连接的新时代,还直接催生了基于互联网架构的产品和技术。以当下最火热的机器学习为例,当互联网公司们已数以万甚至十几万的数据标签进行机器学习时,虽然掌控底层数据,但运营商们却也只能在用户基础数据的维度上构建几千个数据标签,如此大的差距也直接导致运营商的所谓智能化运营和服务几乎毫无胜算。 再来看云。传统意义上,运营商们都习惯在以本地数据中心的做法服务当地用户,这种方式当然有其历史背景和技术背景。但在当下,这样的投资变得越来越不明智,不仅成本高昂(建设、运维、能耗),还无法实现灵活、弹性地为用户提供服务的需求。 其二,新商业模式带来的业务挑战。语音、短信、数据(流量)构成了当下运营商的三大业务,然而这个业务体系已经非常脆弱。语音、短信已成过去时,数据(流量)的业务尽管增长迅速,但与「制造」这些数据的公司——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公司相比,运营商日益沦落为一种数据流动的管道,尤其是这几年的视频、直播的爆发,即便这类需要大带宽的业务,运营商也无法从中分的一杯羹。 更进一步来看,随着 5G 时代即将到来以及越来越多物联网应用的成熟落地,数据流量生意也出现了新的变量。如果说之前的连接是人与人、人与物的连接,那么 5G 时代将迎来物与物的连接,这是一种不同于过往的连接方式,也将衍生出不同的商业模式。试想一下,5G 时代自动驾驶汽车对于网络的需求完全不同于当下人们上网看视频的需求,如何快速适应变化莫测的技术趋势,加速整个商业模式的升级换代,成为全球运营商们都要思考的问题。 云服务撬动数字化转型 而在华为常务董事、战略 Marketing 总裁徐文伟看来,全球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紧迫性显而易见。徐文伟援引一份来自 GCI 2017(全球联接指数 2017)的报告显示,全球数字化进程持续加速,国家及区域在云计算领域的加大投资和普及应用,将为数字化转型提供跨越式发展的可能。 换句话说,华为要用云撬动整个 ICT 行业的的数字化转型。 事实上,正如徐直军对于华为「行业使能者」的定义,华为要将云服务聚焦在 ICT 企业数字转型的方方面面,从内部架构调整、运营以及外部的商业模式创新。 第一,从运营商内部架构的角度,云服务的模式间带来企业内部架构和运维体系的全面优化。如上文所言,运营商传统的数据中心和「烟囱式」的业务搭建体系,已经无法适应行业发展的要求,而基于云的思维模式可以帮助运营商实现硬件资源池化、软件智能化以及运维自动化。 这其中,越来越的人工智能技术将给运营商的运维带来新的机遇。徐直军直言:华为不把人工智能定位为新业务,而是一种使能技术。这意味着,直播,华为将把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的算法融入到云服务中,从服务客户的角度提升客户运维的效率。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