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们将自己不同环境不同情绪下编制的歌单纷纷上传网易云音乐,仅从歌单的名字就可以看出他们对于这种创作方式的喜爱,除了比较常见的如“陪我走过失恋期的那些歌” “治愈系歌曲”等表达情感需求的歌单之外,还有类似于“冬日晒太阳织毛衣必备金曲” “午后喝咖啡最适合的歌单” “老年棋牌室必备金曲”等适合不同环境的歌单。 一些乐迷乐此不疲地制作歌单,不需要任何物质奖励,只希望遇到“知音”。 “在1.0版本中,我们为了激励一些意见领袖创建歌单,会将他们的歌单放到首页推荐,这样歌单的收藏量和播放量都会快速增加,这对于创建者来说是一个巨大的鼓励。” 当然,除了来自“知音”的欣赏之外,歌单制作者也会收获其他用户的指责,如“不将某某歌曲放入该歌单,实在是一种败笔”之类,此类挑刺和回应衍生出了用户互动,在朱一闻看来,这是“音乐社交的雏形”。 现在,云音乐平均每天产生42万个歌单,在云音乐平台上,优质歌单(超过100人收藏的歌单)数量超过2亿份,其中点击量最多的是一个普通用户制作的“震撼心灵的史诗音乐”歌单,有117万人收藏、2882万次播放、评论超过1.7万,有用户在这个歌单下面评论称, “因为这个歌单,下载了这个App”。 “现在歌单已经变成了一种生产力工具。”朱一闻说,随着歌单数量增加和质量提高,这些歌单在更广泛的范围内替代了“音乐集锦”,满足不同场景的需求。一些婚庆公司直接用网易云音乐上的婚礼歌单作为婚庆现场的背景声,而某些视频制作公司则在歌单中挑选合适的背景音乐。 今天,网易云音乐的首页已经不再统一推荐某几个歌单,而是根据每个用户的音乐习惯做“个性化推荐”。利用大数据技术,他们会针对不同用户的特征推荐他们可能喜欢的歌曲。 “比如有一百万人喜欢听《蓝莲花》的同时也喜欢听《冰雨》,这证明两首歌有关联度,那么我们就会将这种组合推荐给那些只听了其中一首歌的人,这是我们做歌曲推荐的基本算法。”朱一闻说。 这种歌单结合算法给网易云音乐带来了更高的活跃度,现在50%的用户习惯听歌的时候点击阅读评论,这是其他音乐平台未曾出现的情景。
近日网易云音乐将普通用户的优质乐评制成海报在杭州地铁投放,刷爆朋友圈。 在朱一闻看来,这个数据证明他们改变了一部分人的听歌习惯。 “以前大家打开音乐播放器后就关闭屏幕只听音乐,而现在他们会开着屏幕一边听歌一边阅读,这证明他不是一个人在听歌,而是跟着一群人在一起听歌,这给网易云音乐带来了人情味。” 这成为网易云音乐最大的护城河,这些热爱音乐的用户为网易云音乐平台源源不断地创造内容,这些内容延伸出更好的“社区氛围”。 “功能可能会被他人模仿,如果我们只是一个播放工具,别人可以很容易地复制我们的功能。但今天我们是一个社区,我的内容他们无法复制。” 在网易云音乐推出“歌单”之后,其他音乐播放平台也纷纷推出了类似功能,甚至酷狗音乐在2016年6月,还开放了“歌曲弹幕”,用户评论以弹幕形式出现在歌曲封面上,进一步提高用户互动性。不过,网易云音乐的用户活跃性更强,在中国联通3月沃指数音乐类App用户月均消耗流量的排名中,网易云音乐用户以87MB领先其他音乐平台,QQ音乐用户的月均流量为43MB,酷狗为13MB。 变化 去年,网易云音乐的变化引起了业界关注。 2016年4月,王磊离职网易云音乐,3个月后加盟百度音乐,任总经理。而同时网易云音乐架构进一步调整,朱一闻从早前的产品总监升职为网易云音乐CEO,负责网易云音乐全面管理工作,直接向丁磊汇报。而王磊此前承担的运营管理工作则由网易云音乐副总裁丁博接任,丁博向朱一闻汇报。
网易云音乐副总裁丁博接手运营管理工作,向朱一闻汇报。 升级后的网易云音乐,加大了对独立音乐人的扶持力度。 “音乐也有分众市场,以前大家都热衷于听那些热门歌曲,而现在不同的人其实喜欢不同的歌曲。就像早年大家都只看央视,而现在随着各种媒体纷纷崛起,有更多的人喜欢不同的内容一样,大家的口味已经分众化了。”朱一闻说。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