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黍先自我介绍一下: 蜀黍常年奋斗在减肥第一线,已经有四年跑龄,参加过约二十场马拉松、山地越野马拉松等业余级别的比赛,平时也热衷于力量训练、insanity、羽毛球、网球等项目。 跟菠菜君是多年好基友,经常分享健(jian)身(fei)心(wan)得(lu)。
这位就是正在参加马拉松的蜀黍~ 前几天刚好聊到了跑步时听什么,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这方面的心得: (菠菜君:总之蜀黍是比菠菜君还高阶的健身达人就对了!尤其擅长跑步!) 跑步时候要不要听点什么呢? 许多人跟馒头蜀黍讨论过这个话题。 我有个万能装逼的答案,说出来不要打我:
Listen to your heart! 这句话有两种解读: 1、听你的心跳 大家都知道,跑步时候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就是心率,它反映了你目前的运动强度。 现在绝大多数跑步手表(甚至手环)都有心率监测功能(心率带或者手表集成光电心率),让我们在跑步时能直接了解目前的心率状态,以便掌握运动强度。 一般情况下,同样速度,心率越低跑步能力更强。 摘掉耳机,关注自己的呼吸和心跳,对于跑者来说是一种高度集中和自我的状态。 你的心跳、呼吸、脚掌柔和地落地的声音,形成一个和谐的节奏。 往往这时候,你能达到传说中的跑步快感。 而且,当你高度注意力都集中在自己的内在状态时候,你可以更加敏感地感受到自己随时随刻的身体状态,能更自如地控制步频、步幅。 总而言之,你更专注于跑步。 2、听从自己内心的指引 想听就听,不想听就不听,百无禁忌,随便怎么样都可以。 但是你需要确认一个因素:有没有安全隐患? 安全隐患是跑步时听内容最需要注意的事情,特别是在马路或者山路等户外开放区域奔跑的人。 那么,如果你想要听点什么,怎样排除安全隐患? 蜀黍的建议是: 首先,不要选用隔音效果好的耳机。 主动降噪耳机和比较贵的入耳式耳机都属于需要排除的。
入耳式耳机 戴这种耳机在户外开放区域跑步,安全隐患很大: 你听不到后面来车(不管是汽车、电瓶车还是自行车)的声音,也听不到其他人的提醒。
况且,人体对于外界的感知是全方位协同作用的。 科学研究证实,如果去掉声音,人视觉的感知的灵敏度也受到一些影响。 排除了安全隐患之后,一副耳机要适合跑步时使用,还要满足2个条件: ①尽量没有听诊器效应。 听诊器效应是耳机线的摩擦声到耳朵里被放大数倍形成很大声响的一种效应,主要是因为线的材质和单元设计原因造成。 一般耳机使用时是默认在静止状态,这种效应就没关系。 但是在跑步中,你的耳机线会一直摩擦衣物,所以没有听诊器效应是挑选运动耳机的第一原则。 ②耳机佩戴舒适、轻便、牢固。 大多数手机原配耳塞都是采取平头式(就是不太深入耳朵内部的),这种耳机在平常使用中都比较容易松掉,更何况是跑步时。
(典型的苹果标配手机。菠菜君:原来跑步时耳机总掉不是我的错!) 而舒适和轻便就把大部分半罩式或全罩式耳机都撇除了。这种大型耳机会很闷很热又很重,线还超级长。
半罩式耳机。家有一副Beats的菠菜君再次中枪... 好吧,那剩下的耳机是什么样呢? 现在厂家推出的运动耳机,很多是双声道的蓝牙耳机(不是打电话用的单个蓝牙耳机)。 首先蓝牙耳机省掉了长长的线,可以轻松规避听诊器效应。 其次,厂家针对运动时需要佩戴牢固的需要,通过一些附加结构设计让耳机可以固定在耳朵上,不轻易掉下来。 但是因为技术原因,蓝牙耳机一般价格贵、重,且音质差。森海塞尔、AKG等专业音响厂家几乎不出。 至于耳挂设计的、后挂设计的种种所谓运动耳机,我只能说设计者根本不运动吧。
因此,蜀黍也不用运动蓝牙耳机。 我用过的最满意的运动耳机是一款bose的有线耳机,bose in-ear II: 听诊器效应很轻微,隔音效果不明显,佩戴很牢固,音质也不错。就是下图这个:
乳白色像鲨鱼鳍一样的设计,佩戴时候就卡在耳廓内部,乳胶材质让它有很强的摩擦性,所以能固定住耳塞不掉下来。 耳塞体本身不是入耳式的,佩戴时没有异物感。 至于BOSE的音质,你放心吧,没有浮夸的动次打次重低音,三频均衡。 (蜀黍没有打广告啊,对这款耳机是真爱) 唯一缺点就是,你猜到了,贵。这款BOSE的耳机,atv直播,小1000哦。 蜀黍用的是老款,现在也有专门的运动款了。不差钱的,买买买吧。 (菠菜君表示第一次知道耳机还有这么多种类...) 说完了用什么听,再来讲讲蜀黍跑步时候听些什么。 先介绍一个概念,步频。
步频,是跑步时候脚步的频率,如果路面没有大的起伏改变,这个频率是比较固定的。 蜀黍跑步的步频在每分钟170-180之间。 据统计,一般的业余的跑步爱好者(指能安全完赛一场马拉松级别的),大部分人步频在这个范围之内。 步频和步幅,决定了你跑步的速度,所以步频非常重要。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