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公号的绝大部分内容都来自于转载,原创比例并不高。他们的运营人员也不多,只有几个编辑加实习生,每个人都忙得连轴转。内容中所谓的原创部分,则很多都是来源于人民日报的“中央厨房”。 但就是这样一个以转载为主、新闻内容占小部分的“大型生活服务类公号”,却无比成功,这跟它的定位精准有关。 人民日报新媒体中心主任丁伟曾告诉刺猬公社(ID:ciweigongshe)微信的第一位的功能毫无疑问是即时通讯功能。第二位的功能是基于庞大用户基础之上衍生的服务功能,信息发布只是排第三位的功能。第三功能要服务于第一和第二功能,所以人民日报官方订阅号的内容是这样选择。 “它不是说非得是很硬的新闻,因为信息在微信上是基于朋友圈传播的。如果是很硬的新闻,用户获取的渠道不一定要通过微信。”丁伟说,都说微信更心灵鸡汤,心灵鸡汤也是人们需要的。“有好几个人就提到人民日报微信的‘夜读’。我曾经碰到一个出租车司机,他说,我开一天的车,每天洗漱完了,听听‘夜读’再睡觉,觉得一天的疲劳都得到了缓解。”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新京报》的官方微信公号,走的是跟《人民日报》完全不同的路数:以发布新闻为主,且内容几乎全部来自《新京报》纸质版,不仅不转载,也禁止别家未经授权就转载。 但《新京报》的微信公号在用户数和阅读量方面要弱很多。近日,新京报发布的《一个自闭症少年的死亡之路》刷屏社交网络,稿件成为热议话题。这篇文章在新京报微信公号的阅读数虽然有10万+,atv,但这样的阅读数在新京报微信公号的整体内容中算是比较少见的,其很多文章阅读数只有一万多,甚至是几千。
人民日报和新京报微信截图 从榜单上看也是如此,新榜2016月微信公众号年度榜单中,除了“人民日报”、“央视新闻”、“央视财经”、“人民网”、“FM93交通之声”为新闻媒体类账号外,其他几个像“十点读书”、“水木文摘”、“任真天”、“卡娃微卡”都与新闻无关。 毋庸置疑,这一变化是由信息技术的进化和传播格局的变革引发的。在大众媒体时代,信息采集和发布的主导权掌握在媒体手里,作为社会公器的媒体天然地把自己跟“新闻”捆绑在一起,“新闻媒体”成了固定称谓。 但社会化媒体瓦解了大众媒体的垄断优势,给用户赋权,让他们能够自己拥有订户、拥有渠道,甚至实现商业变现,从而引发了内容创作的大爆发。目前微信上有2000多万个微信公众号,很多人也开了微博,再不济也会发朋友圈,相当于每几个国人中就有一个自媒体。传播格局变化后,个人在传统结构之外的能力增长是史上前所未有的,这大大解放了内容生产力。
图源:艾瑞咨询 由于生产者的无限多元化,产品也变得无限丰富。用户需要的各类信息,无论是商业的、消费的、服务的、娱乐的、情感的、生活的、文化的还是其他什么,都有人在生产,而且是精准垂直地生产,类别区分得特别细,对目标用户的年龄、性别、地域、收入水平、消费习惯等都有清晰画像,atv直播,完全不同于大众媒体时代的受众。 这也是为什么像今日头条和快手能取得那么大的成功,一是因为分众化趋势越来越极致,二是很多精英群体之外的人群,也需要娱乐化。 所以,时政社会内容注定会越来越难做,消费类文娱类内容,则会更加大行其道。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