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在AI方向创业以来就很少写其它方面的文章,但近来一个老朋友和我讲了他做儿童动画《猫村狂想曲》的故事,这让我发现看着无比繁荣的儿童动画市场,对于内容原创者而言却根本不是什么春天。这是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就好比白菜贵了,但种白菜的农民却不一定日子好过一样。 奇葩的儿童动画市场 中国儿童动画市场比较奇葩,相比整个大媒介层面的用户大规模迁移,儿童动画用户的流动是凝固的,大盘子应该基本还是在电视。 中国儿童动画想进电视渠道播出是根本赚不到钱的,除此之外,还得看看排期、时段,加上必要的渠道费,也就是说我贴了钱做片子,不但播出上赚不到一毛钱,还要倒贴买播出渠道。 相比风生水起的影视剧、综艺节目和青少年向动画,这个市场基本还是死水一潭,跟十几年前没什么大的改变。中国的爸爸妈妈每次为自己的孩子寻找动画片时,片库里面基本不会有国产动画这个选项。因为儿童动画赚不到钱,没人愿意投入较高的成本去打磨一部精品的儿童动画。 现阶段的环境,如果真的想要做儿童动画,得熬得住长达几年的营收真空期。首先钱得花在创作、制作上,尤其原创作品,作品没有播出前几乎收入是零,预售、授权、衍生,大概率上是扯淡。 其次,动画制作远比一般综艺、电视剧制作周期要长。不管是剧集还是电影,时间线都要拉长至少50%(五毛钱特效除外)。 因此,儿童动画的投资回报周期非常漫长,想要快速产出几乎没可能,加上营收的滞后效应异常明显,这也是为什么2016年下半年动漫业几乎出现了坍塌式的倒闭潮,加上资本退潮,场面堪称腥风血雨。 儿童动画这个市场到底该怎么玩,至少面对当下社交化的新媒体环境,其实国内市场并没有真正成功案例。 《熊出没》这种通过“前期低成本剧集+强渠道+强资源”的策略建立品牌优势,然后匹配“电影”进行突破的例子不具普遍性。而且《熊出没》还是以旧渠道为土壤。面对当下已成主流的新媒介大环境,儿童动画有没有新的路径,几乎没人知道。 像“海狸工坊”这种创业公司做《猫村狂想曲》时,最后只能求新求变,跟新媒体平台的儿童故事大王“凯叔”的合作,这可能是个不错的尝试。利用社交化、社群化特征的音频平台,加上“凯叔”在新媒介领域树立的口碑,或许是个切入口。 世界上还有比这更差的商业模式吗?互联网时代做工具可以单点突破,小步快跑;做AI(比如语音交互、自动驾驶)虽然前期投入较高,但未来确定性较高;做儿童动画则前期投入高,未来没确定性。 失灵了的互联网+ 新媒介环境下,儿童动画借助全民社交大背景下的新媒体进行产业突破,原本是个必然且必须的选择,却最后变成了一个不值一提的伪命题。为什么? 儿童动画用户被电视垄断,加上行政体制下的管理方式,导致儿童动画领域在内容上不存在强烈的市场竞争,做得好和做的坏,从结果上和商业上看,基本没有级数上的差别。从而使得中国儿童动画没有做精品的动力。加上电视收“过路费”的玩法,使这个市场几乎没有太多的选择余地。 不过,近两年的一个苗头值得关注,除了动画,儿童相关的内容消费形式,比如音频、图文等,的确已从传统渠道跳出来了,在新媒介端也比较活跃。 这一块,或许可以借鉴社交时代的玩法,打破旧渠道对儿童动画的掣肘,通过动画的衍生精品内容,在新媒体端打开局面,反哺动画主体本身。加上音频、图文的成本相对低廉,有一定的试错空间。 在原创动画故事内容核心不变,根据新渠道的要求,改变其表现形式进行新媒介渠道分发,以“品质”和贴近用户需求的制作观念,实现“以小博大”。 但这种策略总感觉像是被逼无奈,现在少儿动画的逻辑是先积累品牌再衍生授权,以“猫村”这样动画剧集还没上线就进行故事版权合作,更像是借助强势平台做的品牌推广,个人揣测是在动画制作成本越来越高,打磨产品周期长,atv,渠道还“费钱”,新生少儿ip变现难等等煎熬状态下的“创新”。当然新生IP能够进行跨媒介的合作,这样的方式是值得鼓励的。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