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网站内同时翻译着18本小说,以唐家三少、天蚕土豆等网文大神的玄幻修仙小说为主;每天,他还负责任地冒泡,与读者互动。他有时会在网站上介绍翻译思路,或者专门开帖解释:什么是四象八卦?妖魔鬼怪神仙有什么区别?为什么师父要让弟子自己体会,atv,而不是一股脑教? “很多国外读者不明白为什么乾坤袋能装下宇宙。他一步步解释:乾坤这个词是从八卦来的,乾代表天,坤代表地。乾坤就是整个天地,乾坤袋就是整个天地都装得下。读者们就懂了。”
去年年底,武侠世界近日对外宣布,已与阅文集团旗下的起点中文网签下翻译和电子出版合作协议,武侠世界将拥有20部作品的授权。 中国网文的文化输出力 提及中国网文为何能征服老外时,赖静平说,最重要的是中国网文给读者带来的新鲜感:“因为中国的武侠玄幻世界对国外读者来说是崭新的,像‘修仙’这个概念在西方是没有的。更何况很多玄幻小说还吸收了西方文化,尤其是游戏文化,所以更容易让人觉得熟悉。”
北大中文系副教授邵燕君则这样分析道:“简单地说,在印刷文明时代,我们的商业类型小说不发达,没有培养起一支创作力旺盛的类型小说作家队伍,更没有形成一个充分细分、精准定位的市场渠道。1990年代‘市场化’转型之后,类型小说基本都是外来的。” “这时,网络进来了。网络文学吞下了印刷文学没有吃到的最大一块商业蛋糕——类型小说,再加上先进媒介蕴藏的巨大能量,经过十几年野蛮生长,就长成了现在这样的世界奇观。”
的确,由于电子媒介的特殊性,网络文学也造就了许多独一无二的写作与阅读习惯。譬如结构重复、文本简单,适合“轻”阅读、“微”阅读,哪怕忘掉很多章节,从任意中间节点继续看也毫不费劲。 而在中国网络文学的盈利模式刺激下,作者也尽量写长,以日更的方式发文,并与读者有着非常密切的互动。并且,在市场与读者的双重筛选之下,这些脱颖而出的作品具有让人沉浸其中的十足“爽感”。 “该死,我现在情绪非常低落。我已经习惯了每天看CD的日子了。《盘龙》是我读的第一本中国小说。它在我心中占据着特别的地位。我真的很喜欢《盘龙》。我不能接受《盘龙》只剩下一章就要完结的事实。啊啊啊啊啊……还有一章就要完结了,我很伤心。” “这个故事令人吃惊,但是明天它就将完结了。《盘龙》是我看的第一本仙侠小说,我目前最喜欢的小说。我非常非常感激站长给我们带来这本小说。愿站长会成为至高神。祝您长命百岁,兴盛昌隆!” “最后的章节?我的小心脏还没准备好,这对我来说太沉重了。” “我和你有一样的感觉,我不知道接下来的日子我该期待什么了。” “虽然我正在追许多其他的仙侠小说。但《盘龙》即将完结还是让我很受伤。” “东方主义”与全球化时代的东方 “东方主义”是以色列文学理论家萨义德提出的理论,旨在揭露西方作者描述东方的文学艺术作品中,通过对东方(包括了西亚伊斯兰文化、东亚儒教文化)的想象,建构了一个作为“他者”的东方形象。萨义德强调,这样的“他者”形象实际上包含了西方对东方的偏见与蔑视,是一种文化霸权的体现。
一个经典的案例是意大利剧作家创作的著名歌剧《蝴蝶夫人》。歌剧叙述了女主人公乔乔桑与美国海军军官平克尔顿结婚后空守闺房,等来的却是背弃,乔乔桑以自杀了结尘缘的故事。剧中,苦苦等待美国水手的“蝴蝶夫人”乔乔桑被理所当然地塑造成了柔弱、被动,为爱情抛弃家庭、尊严甚至是信仰,最终在美国水手始乱终弃中自杀的悲剧形象。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