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补一层。说到苹果研发,我觉得它以后倚赖中国的原因,应该有更多人才考虑。你能看到,几年来,英特尔、ARM、三星、IBM、西门子等行业巨头都在充分利用中国本地教育机构。其中ARM虽小,它的生态构建很深,跟当年首任中国总裁谭军的长远考量与创新观念深有关联。他离开ARM时,ARM全球高管尤其强调了这一点。现在看,都是前瞻性的布局。 这样,上面提到的1、2两个话题,也就是苹果官方的说法,基本就了结了哈。 接着说3。就是“竞争危机下的紧急应对”、“渠道布局”等。 最直接的危机面,就是苹果手机在大陆的出货被动。华为、OPPO,也包括近来冲刺的金立,在高端机上开始不断蚕食它的份额。 截至2016年年末,苹果中国同比下滑12%。巨头危机很重了。 这时,不强化采购、供应链开发,不稳固开发者信心,不建立新型渠道,不对中国消费者展示品牌亲和力,苹果接下来会更难堪。 我相信,所谓研发中心,许多工作是要侧重新的渠道体系,强化品牌影响,并稳固开发者方面。 苹果过去太牛逼,高高在上,大陆都没有投放多少人,还很傲慢。两个细节,足以证明它多么轻视中国。 A、乔布斯从没来过中国,有限的语言对中国充满歧视; B、中国科技口的媒体记者,别看牛逼哄哄,文山会海,他们90%以上都说不出苹果中国负责人的名字;70%以上说不出苹果中国发言人的名字。 当然过去几年变化很多。库克频繁来中国访问。这绝不是因为他的男友是亚洲人。这次宣布上海、苏州两大研发中心,其实也是他在北京参与会议之后的结果。他跟壳牌全球高管、沙特国王在北京现身。这种场合,我估计苹果少不了对中国做一些新承诺。 但最实际的问题,还是要卖货!渠道体系一定是火烧眉毛的问题。所以,你能看到,之前,深圳研发中心的功能里,有所谓“线上线下渠道”的任务。 我相信,北京、上海、苏州三个研发中心也不会忽视这一面。 之前苹果卖东西控制特别严,iPhone 诞生时,中移动与联通死磕,争夺它的授权合作。两个在中国牛逼的运营商,在苹果面前也是这药,当年真他妈掉价。 后来苹果零售店进入苏宁等大连锁,然后更加独立的苹果零售店持续落地。 苹果建个旗舰店,都搞成全球盛典一样。上海陆家嘴店、北京三里屯店敲定前,媒体还当成独家新闻去挖掘,搞成神秘主义事件了。 iPhone新品发布更不得了。门户网科技频道黄金页面一度被苹果刷屏。在CBN工作时,一位副总编曾恼火地说,凭什么要这么报道苹果。现在想来,不无道理。我们不由自主地被苹果洗脑了。 但这几年不一样。随着手机产业链日益成熟,尤其上游硬件工业创新遭遇困境,苹果品牌想做出差异化也很难。加上双A联盟(Android+ARM)持续疯狂,刺激出中国大陆手机工业发达,本地品牌在各个价位冲刺甚猛,苹果出货呈现放缓,直到大幅下滑。 最不好卖了,除了这些竞争面之外,最挠头的还有新的渠道体系挑战。苹果过去几年渠道也有变化,最初倚赖运营商渠道,但补贴取消后,它少了很多油水,随后强化自身中国官网、中国电商天猫平台布局。当然线下的零售体验中心也越来越多。我没仔细查询,目前至少有40多家了吧。读者诸君莫怪我懒,自己查查。另外,我也看到过许多乱七八糟的终端网店。 但这种渠道体系已很难适应挑战。中国手机品牌,一段时间以来,也在不断调整自身,尤其强化线下通路。OPPO、金立、小米、华为都是如此。不过,许多都不是纯粹的线下,而是线上线下的融合。其中小米的开拓最具看点,它开出的50多家米家店,运营效率非常高。雷军说,是对手的20-30倍。 苹果不太可能执着于单一渠道,它的产品定位决定了不可能像OPPO那样刷墙。它比更多品牌更倾向线上线下结合。 所以,所谓4大研发中心,即便功能各有侧重,短期必定也是渠道生态优先的。 别忘了,2017年是iPhone诞生10周年。苹果应该不会放弃这个标志性的纪念年份。它一定会在iPhone8上市前,在供应链、品牌营销、快速、高效的渠道体系方面做足文章。 4大研发中心,都放在2017年晚些时候开出,你体会一下为什么。我本人相信,这里面有苹果比较深的策略用意。那就是,为苹果中国新一轮发展壮行。 当然,也有比较隐蔽的用心,甚至称得上委婉的马屁。 这就是我要写的上面的第4个话题了。就是平衡中美之间大国博弈,缓和川普贸易保护主义尤其制造业回归美国话题引发的紧张气氛。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